每日彩票官网_每日彩票开户
每日彩票登录2023-07-26

北方清洁供暖之路怎么走 ?还存在哪些梗阻 ?******

  北方清洁供暖之路怎么走

  清洁供暖,一头连着百姓温暖 ,一头事关蓝天白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提高供暖质量 的同时,让“绿色暖冬”成为生活常态?推进清洁供暖还存在哪些梗阻 ?位于我国最北端 的黑龙江省为此进行了深入探索 。

  眼下正 是数九寒冬,供暖 是群众普遍关心 的热点问题 。在全球减碳背景下,既要屋暖也要天蓝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何实现室内温暖如春 、室外蓝天白云 ,清洁供暖无疑担负着重任 。2017年以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落地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已在88个城市先后展开。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百姓幸福感 。这项工作如何更好更快推进?还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近日 ,记者在黑龙江省展开了调查。

  清洁供暖不 是“去煤化”

  推进清洁供暖并不 是要“去煤化”。实际上,煤炭依然 是我国冬季供暖 的主力热源。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背景下 ,推进清洁供暖不可能完全“去煤化” ,而是要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上做文章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是老工业基地 。以前每逢冬季,大大小小的燃煤锅炉烟囱都冒着黑烟。随着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 的政策落地,小烟囱大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不过 ,在冬季供暖改由大型锅炉供暖后,主城区烟气排放问题依然存在 。

  2022年,一条长达40多公里的供暖管线犹如长龙横跨嫩江,由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以下简称富发电厂)向齐齐哈尔市南部和西部地区提供热能 。这个采暖季供热面积约1950万平方米 ,项目完全达产后 ,供热面积将达到2400万平方米,占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总供热面积的40% ,居民冬天“呛鼻子”现象将得到极大改善 。

  富拉尔基发电厂党委委员 、副厂长苗晓冬介绍 ,长距离供热项目替代了31台中心城区分散小锅炉,项目全面达产后可为20多万户居民提供清洁环保、节能高效 的供热热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6200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700吨、烟尘排放约5100吨,大幅减少城区烟气排放量,大气环境将得到改善。

  “以前我们单纯发电,煤耗较高 。近年来煤炭价格上涨,企业亏损严重 ,转型迫在眉睫。本个采暖季前 ,我们对现有6台上世纪80年代投产运行的200MW凝汽式发电机组全部完成供热改造,新建富发电厂至齐齐哈尔市区各热力站热网管线总长度约46.8公里,促进电厂节本增效、转型发展 ,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苗晓冬说。

  煤炭价格高涨让传统燃煤电厂 的日子并不好过。苗晓冬告诉记者 ,由于煤价和电价“倒挂” ,企业被迫负重前行。通过技改转型,富发电厂如今成为热电联产企业。但长距离供热项目投资金额巨大 ,缺乏热源 、热网设备设施更新改造专项补贴,加上热费价格长期未调整 ,企业生产经营依旧面临严峻挑战。

  富发电厂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一方面 ,由于煤炭供应紧张、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冬煤夏储成为常态 ,但一到采暖季 ,煤炭供应形势依然紧张 。另一方面 ,热费价格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在价格调整方面也是困难重重,热源企业供热成本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疏导。

  业内人士建议 ,要进一步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提升供需调节能力,保障产能合理充裕 ,强化市场预期管理 ,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确保安全稳定供应 。同时 ,应强化煤炭企业成本价格监审 ,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行为,加大长协煤履约兑现监督力度 ,确保对供热企业 的煤炭保供。

  补齐农村清洁供暖短板

  城市取暖以集中供暖为主 ,在污染物排放方面能够实现达标排放或超低排放,且便于监管 。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少供热管网、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群众烧散煤、烧秸秆取暖的现象依然存在 。农村地区清洁供暖该如何推进?

  在绥化市海伦市海北镇海北村 ,土灶 、土炕曾是家家户户 的“标配” ,百姓靠烧秸秆 、烧散煤取暖做饭 ,村庄上空常常飘着一层黄黑色煤烟 。这种景象在北方农村地区并不鲜见 。很多村庄尚未通燃气,用电取暖又不能兼顾做饭 ,村民更愿意烧不花钱的秸秆 ,搭配着烧散煤 ,只不过大多数家庭 的土灶 、土炕如今变成了直排式小锅炉。推进清洁供暖 ,农村地区更像个久攻不下 的“堡垒” 。

  两年前 ,海北村淘汰了一台老式10蒸吨燃煤锅炉,安装了一台14MW(20蒸吨)秸秆直燃锅炉 ,为当地1428户居民和全镇公共设施提供集中清洁供暖,惠及全村83% 的人口。半年供热期消耗秸秆1.48万吨,替代燃煤8225吨 ,节约燃料费用支出约300万元 ,减排二氧化碳2.1万吨,还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服务与提升项目 。

  海北镇党委副书记赵刚告诉记者 ,集中供暖大多针对楼房,平房区域没有供暖管道 ,仍然以各家各户分散取暖为主 。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棚户区 、城乡接合部都面临供暖基础设施短缺问题,而供暖管网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短期难以实现全覆盖。

  从现实情况看 ,清洁供暖不仅要在热源端使用清洁化能源供热 ,完善热力管网等供热基础设施更为迫切 。让更多区域享受到集中供热 ,减轻因烧散煤等分散式取暖导致的环境污染 。对于老旧管网要加快改造升级 ,解决“跑冒滴漏”问题,提高供热输配系统效率 。在需求端,则要加大建筑物节能改造力度,提升保温效果。

  “我家2016年就用上了电暖器 ,干净卫生,费用也不高。用电取暖加上全屋家电 ,一个冬天花费2000多元。”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村民何振祥说 ,晚上使用电暖器执行峰谷电价,每千瓦时电只需2角8分钱 。2017年 ,他还给自家平房外墙做了保温改造,一个采暖季电费降了一半 ,比烧煤更省钱。

  如今,哈拉新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取暖 ,当地供电部门为此专门增设一路电线满足居民用电需求 。记者调查发现 ,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推广电取暖可行性强,但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电网改造升级,推行峰谷电价 。同时,有条件 的地区应加快推进“煤改气”和农房节能保温改造,并给予相应配套补贴 ,从而实现“电取暖、气做饭、房保温”,保证农村地区清洁过冬 、温暖过冬 。

  探索清洁能源应用新路

  推进清洁供暖,除了对传统供热方式进行节能改造,对清洁能源创新利用也十分关键。其中 ,风光电能、地热能、生物质 、核能等清洁能源供暖 是重要发展方向。

  黑龙江 是农业大省,每年产生秸秆量约9000万吨 。近年来,黑龙江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清洁供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煤炭 ,秸秆 是低碳燃料,并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在位于哈尔滨新区 的黑龙江宏通热力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厂区 ,广阔 的堆场上堆满了玉米秸秆 、稻壳等燃料。该项目配备了2台140t/h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30MW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不仅能发电 、供暖,还能为附近工厂供应蒸汽 。

  “我们的锅炉主要使用秸秆、林木枝丫等生物质燃料 ,其中秸秆占比90%左右。每台锅炉每天要‘吃掉’800吨秸秆燃料 ,一年下来,2台锅炉约消耗60万吨秸秆 ,年产电4.5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6万吨。”该项目负责人李建伟告诉记者 ,目前项目已经运行两年,周边200万平方米的居民社区实现了稳定供暖,每小时还能提供工业蒸汽150吨,服务于周边企业生产。

  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国家电投齐齐哈尔九洲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承担100多万平方米 的供热。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勇介绍 ,从目前来看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技术稳定成熟 ,比较适宜为大面积集中供暖提供热源。

  不过,秸秆的来源与天气条件、综合利用政策等有很大关联。“2021年初冬 ,齐齐哈尔下了一场大雪 ,玉米秸秆都压在地里,导致秸秆供应短缺 、价格上涨 ,企业发电不足导致亏损 。2022年秋季天气条件较好 ,秸秆水分低 ,公司收储了近60万吨秸秆满足生产所需 。”王勇说。

  除了生物质能 ,如今越来越多清洁能源加入了冬季供暖 的“菜单” 。近年来,山东海阳、浙江海盐、辽宁大连等地率先进入了核能供暖行列。王勇曾长期从事核能供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他看来,加强清洁能源利用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现“双碳”目标 的道路上,核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过,核能利用仍面临着公众认可度和接受度不高 的难题 。“公众疑虑会随着对核能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消除,因此加强公众沟通十分关键 。”王勇说,他曾经到秦山核电站考察学习 ,其公众沟通经验值得借鉴。当地群众在实地了解核电站运行情况后 ,“恐核”心理消除,逐渐转为支持核能项目 。在业内人士看来 ,积极做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 , 是推进核能利用最为重要 的前提条件之一。

  推进智慧供暖建设

  热力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 ,推进节能降耗势在必行 。此外,煤炭成本高企也倒逼热力行业转型升级。一方面 ,要加大清洁新能源应用力度,另一方面 ,也要对现有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推进智慧供暖 ,实现降本增效 。

  在现实中,室温过高会导致供热资源浪费 ,室温过低则影响居民温暖过冬。如何解决冬季居民家中过热、偏冷现象 ,保证室温处于舒适区间?

  在齐齐哈尔市东市场42号楼的现鞠图抑校?诜抛乓惶ㄊ椅虏杉?鳎 ?庑┠甓?竟┡?蝗盟?腹?睢 !肮┡?玫煤埽?夷谖露纫恢北冉鲜室恕N壹业氖椅虏杉?髁 ?幼湃攘?究刂葡低常?馨咽椅率?凳凳贝?凸 ?ァ!毙现鞠退怠�

  邢志贤口中的热力公司 是齐齐哈尔阳光热力集团万达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万达热力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胡强强告诉记者 ,他们按照“远 、中 、近”“高 、中 、低”设置原则为服务范围内的689栋居民楼投放了1300个室温采集器,每栋居民楼都有采集点覆盖。室温采集器可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中心的上位监控系统通讯,定时上传温度值 。

  从2019年开始,万达热力公司就启动了智慧供暖系统建设。在该公司 的智慧供暖平台控制室内 ,一块LED大屏正在进行功能展示 。通过1台电脑控制,就能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系统 、室温采集系统 、负荷预测系统、二网平衡系统之间的自由切换。每个系统下设有诸多参数指标,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实现供暖精准化管理 。

  供热二次管网是冬季供暖 的关键环节,其控制效果 的优劣直接影响供暖质量 。如何实现二次管网系统平衡 ,一直是困扰供热企业 的难题。“流量的调整 、小区热用户的用热平衡 ,以往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初调节。简单来说,就是将远端偏冷区域的管道阀门开大些,让热水多走些;将近端偏热区域 的管道阀门开小些,让热水走慢些 。但这些都 是基于经验的操作 ,做不到精准控温 ,调节效率 、效果不尽如人意 。”胡强强说 。

  “通过室温采集系统 ,我们能准确掌握室温数据,辅助用于二次管网平衡的控制。各楼宇单元处都设置了智能二网平衡阀,利用平衡控制算法调控各个控制阀 的开度,以平衡前端用户和末端用户的循环流量 ,使二者 的实际流量接近于满足供热需求的理想流量,从而达到热量均匀分配的目 的 ,让室温始终维持在24摄氏度左右,持续为居民送去温暖。”胡强强表示 ,建设智慧化供热系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用户 的用热需求,提升供热质量。

  从黑龙江省的实践来看,智慧供暖正在积极推进 。近日出台 的《黑龙江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城镇智慧供暖,通过智慧供暖示范项目建设,促进供热系统优化配置,降低热能损耗 。到2025年底 ,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一级网示范应用覆盖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 。同时,继续推进供热老旧管网改造 ,推进换热站、管网智能化改造。“十四五”期间 ,累计完成供热老旧管网改造4000公里以上 ,到2030年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比2020年下降5个百分点 。

  不仅仅 是黑龙江,清洁供暖走进千家万户已 是大势所趋。可以预见,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将更清洁、更低碳 、更智慧,热力行业的低碳转型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吴 浩 经济日报)

每日彩票官网

当“地上的5G”遇上“天上的北斗” 这个万亿市场按下启动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222万个,占全国移动基站总数的20.7% ,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 。

  最新发布 的《新时代 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北斗系统已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 、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北斗已经 是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 。

  虽然最大的5G和一流 的北斗,已经足够激动人心 。但如果当“地上 的5G”与“天上 的北斗”握起手来 ,又将会展开一幅怎样 的未来画卷呢 ?

  “一个令产业兴奋、令百姓憧憬的万亿市场已经按下启动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总结 :天地一体 、时空一体 、通导一体 的网络基础设施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国应该也有能力走在全球前列。

  5G+北斗是“天生一对”,让两大“大国重器”强强联手

  我国先后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和5G网络,和4G相比,5G应用场景会有很大差别,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例如在重点应用方向之一 的工业互联网领域,要建成智慧矿山 、智慧矿井,要实现公路网、铁路网的全覆盖 ,都需要保证室内、高山、深谷等遮蔽和半遮蔽空间 的信号覆盖 ,且信号不易被干扰 。而在智慧交通 、无人驾驶等场景,会要求通信网络在满足通信需求 的同时 ,不仅拥有高精度时空感知能力,能通信 ,也要能定位 。

  从建设北斗到应用北斗 ,从中国 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 ,从天上的北斗到身边的北斗……能够实现室内的精准定位是中国北斗在技术上超越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的重要优势之一,这个在“最后一米”上 的技术突破意义重大,也将会带来应用场景和产业发展上诸多新 的可能性 。

  在邓中亮看来,可以将“5G+北斗”作为抓手 ,推动通信与导航的深度融合 ,实现能通信就能高精度定位。二者的融合可以满足全覆盖 、高精度需求,相互赋能 ,彼此增强 。

  “5G 是地上的网 ,北斗是天上的网 ,5G解决数据高速传输和卫星遮蔽区域高精度定位问题,北斗解决高精度授时和开阔空间高精度定位问题 ,5G+北斗的融合不仅可以相互赋能 ,还能够带来海量 的高精度 、高时效的地理大数据 。”邓中亮说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也曾用“天生一对”来形容5G和北斗 。“5G对时间和位置提出更高要求 ,而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精度 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因此,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天然融合性 。”他说 。

  实际上,早在2006年 ,科技部就启动了“羲和”计划,旨在构建天地一体的时空定位系统 。作为“羲和”计划室内导航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 ,邓中亮和团队通过多年攻关 ,目前已经形成几百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一系列关键技术 。

  据邓中亮介绍 ,“羲和”计划有两个重要目标,一 是提高卫星定位 的性能和精度,令其服务能力越来越强;二 是实现通信信号从室外到室内的定位全覆盖 ,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服务能力。

  “北斗+5G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这两项‘大国重器’强强联手 ,将惠及国防军事 、智慧城市、自然资源、通信网络 、交通、电力等各行各业 ,带来无限可能。”邓中亮说。

  当地上 的通信网络与天上 的卫星网络实现“通导一体” ,通俗地说 ,就 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信号 ,告别“不在服务区”;还要能随时随地实现精准定位导航 ,哪怕 是高山大海,哪怕车库深井 ,都能实现精准到米甚至亚米级别的导航 。

  通信与导航深度融合,“没那么简单”

  基于“5G+北斗” 的通信技术与精准时空技术 的融合及应用,将是这些领域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要求,那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 ,不被人“卡脖子” ,发展和建设好一个中国自主可控 的、全空域、全时域、全频域、高精度、高可靠 、高可用的时空体系 。

  邓中亮认为 ,北斗+5G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北斗可支撑5G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比如为5G提供高精度授时与同步、百万基站管理等服务 ,为5G网络应用提供精准 的定位导航应用,开拓基于高精度时空基准 的通信业务等 。

  二是5G可增强北斗导航服务能力 。比如5G自身可实现优亚米级 的定位能力,这意味着可与北斗形成信号覆盖互补 ,从而实现从室外到室内、从地面到地下无缝隙衔接与定位,支撑全空域全时域定位导航服务 。而5G网络本身又可成为支撑位置服务业务的通信通道。

  三 是北斗+5G深度融合 ,将形成泛在 、无缝 、高精度 、高可信的PNT(即Positing定位、Navigating导航 、Timing授时)体系,横向无缝覆盖室内 、纵向拓展到水下及深空,且能在复杂环境下提供高精度、连续稳定 的时空信息服务,进而服务智慧城市、无人系统 、万物互联等多个场景。

  理论逻辑虽然很好理解 ,但真正实现通导融合却“没那么简单”,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比如 ,5G和北斗 是不同的信号 ,每个信号都会有‘噪声’ ,要想实现和睦相处 ,既能各干各的事 ,还可以相互增强 ,并不容易 。”邓中亮说 。

  邓中亮教授带领团队研制 的“羲和”系统 ,提出了TC-OFFEND定位与通信融合 的新型信号体制。依靠这种技术,有效节约了室内定位成本,把移动通信网变成了一张既能通信 的网 ,又能高精度定位 的网。

  而且更为重要 的是,这套系统并不需要新增大量 的成本投资,比如通过“隐嵌信噪”技术解决不同的信号“噪声”问题 ,只需要一块小小 的芯片就可以实现,新增的投入成本极低。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肖翊|摄

  从技术到产业,万亿级市场按下启动键

  当然,看到通导融合这一发展趋势的不只 是中国。美国也很早就将发展定位导航授时一体的PNT体系上升至国家战略 的地位 ,以弥补原有GPS系统 的问题和不足 。但除了技术上较量,通导融合“哪家强”,最终还 是要在应用上见真章 。

  “我国建成覆盖4G网络 ,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 ,5G网络 的投资规模更是超过了1.2万亿元,但也只能覆盖我国 的人口密集区域 。而北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投资规模约为600多亿元 。我国的5G网络建设投资巨大,也需要在更多 的应用场景下寻找更多的商业模式,从而让其为经济社会 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邓中亮介绍说。

  但在邓中亮看来 ,实验室里 的技术创新突破只是第一步 ,要想让“5G+北斗”产生更大 的经济社会价值 ,需要社会各方面 的通力合作,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共同挖掘。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也指出,截至2021年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体产业规模达到约47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中国北斗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进入交通 、能源 、农业、通信、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 。中国北斗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催生“北斗+”和“+北斗”新业态,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

  而多家第三方机构预测 ,按照目前北斗系统的产值增加速度 ,预计2025年其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来自高德地图的数据也显示 ,截至2022年11月,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且在定位时北斗的调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邓中亮表示 ,实际上 ,智慧物流 、智慧医疗、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工业互联网 、智慧农业……北斗已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以重点和焦点所在 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为例,这本身就是一个万亿级别 的大市场 ,特别希望有更多有志之士将北斗和5G与人工智能 、新兴技术等融合 ,发展出更多新兴产业,创造更多新的商业模式 ,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

  已经有先行者尝到了甜头 。以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三大示范区域之一的湖南长沙为例。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涛在“2022北斗规模应用高峰论坛”上透露 ,在长沙,北斗技术已成功应用到智能驾驶 、驾考驾培、桥梁监测、野生动物追踪 、水路安全 、防灾减灾 、司法、邮政运输、工程机械 、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

  长沙正在加快推动“北斗+5G”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应用示范,通过5G网络融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长沙 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对车辆进行高精度厘米级定位 ,为自动驾驶进行定位护航 。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上千个驾考场地中投入使用。驾考中 ,车辆是否压线、靠边停车 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都能轻松判定 。

  “力争到2025年,长沙市北斗及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其中北斗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创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彭涛说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