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论坛_每日彩票登录
每日彩票注册2023-10-04

军事科学院徐馥芳:要有勇闯科技“无人区”的胆识******

军事科学院徐馥芳 :要有勇闯科技“无人区”的胆识

  光量子干涉实物图。图片来自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年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时,再一次提到了量子信息。近年来,“墨子号”“九章”“祖冲之号”等一批量子信息领域 的成果集中涌现,我国量子科技实现从跟跑、并跑 ,到部分领跑 的重大历史性飞跃 ,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正在稳步建立 。

  量子力学自1900年诞生以来 ,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扇新 的大门。第一次量子革命 ,量子力学催生了晶体管 、激光等重大发明 。近年来,以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兴起,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

  本期科技访谈录 ,我们邀请到军事科学院量子技术方向学科带头人 、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前沿交叉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馥芳 ,请他谈一谈神奇的量子世界,展望量子科技发展 的宏阔未来。

  量子之美,美在未知

  记者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把量子信息列入新时代十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量子信息 是什么?它和我们经常提及的量子科技有什么关系 ?如今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

  徐馥芳 :量子信息 是量子物理学和信息科学交叉催生 的技术领域 。它利用微观体系的量子效应 ,实现信息的高灵敏感知 、安全传输和高速处理 。量子信息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3个典型技术分支。

  量子科技是一个更宏观 的概念 。它指 的是量子力学建立后催生和发展起来 的一系列科学与技术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 的发展,量子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二次量子革命兴起。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直接或间接改变和提升着人类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 的方式和能力。

  近年来 ,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实现了光纤量子保密通信应用演示与验证 的“京沪干线” ,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卫星 ;在量子计算领域,我国实现了“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芯片和“祖冲之号”超导量子技术原型系统;在量子探测领域 ,我国多个单位研制的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样机在国际重力比对试验中都取得了优秀成绩 ,针对水下目标探测 的量子磁力探测样机已经针对典型场景开展了测试 ,等等 。

  记者 :我们知道,量子力学 是描述微观物理世界 的理论 。在您的眼里,又或者说在您的想象里 ,量子世界有多美?

  徐馥芳:量子世界之美,在于它的神秘与未知。在量子 的概念提出之前 ,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往往基于对宏观世界的理解之上 。受到物理学自身限制,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微观世界 ,甚至借助光学、电子学显微镜等也只能观测到皮毛。如今,了解过量子测量 的我们都知道,量子测量会对被测量子系统产生影响;处于相同状态 的量子系统被测量后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种因果颠倒的试验结果听来近乎玄幻,也是诸多科学家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理论解释黑体辐射实验 的原因 。

  在量子世界 ,很多经典物理学中不存在的物理状态变得可能 。量子力学直接颠覆了我们对整个世界 的认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 ,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这怎能不令人欣喜?

  如今 ,还有许多物理现象难以被我们理解,比如量子隧穿 、电子自旋 、电子轨道跃迁、单电子自身干涉 、测量导致 的坍缩 、共轭物理量无法同时精确测量(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等等。这些都 是量子世界里的一扇扇神秘的“大门” ,一旦打开走进去,里面可能是一个更加幽远深邃的“洞天”。

  但 是 ,量子世界的神秘 ,或者说对量子世界 的疑惑,并不足以使我们怀疑量子力学。量子力学 的一部分已经得到实验验证,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并将继续服务于人类社会生活。

军事科学院徐馥芳 :要有勇闯科技“无人区” 的胆识

  量子概念图 。资料图片

  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将远超你的想象

  记者:有句俗话说 ,“遇事不决 ,量子力学” 。量子似乎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又似乎还很遥远。您怎么看 ?

  徐馥芳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量子力学离我们很远 。这一略带神秘 、略显高深 的学科 ,告诉我们微观世界中存在一些超导、超流 、纠缠等神奇 的量子效应 ,一般人很难理解 。虽然一直都在说量子科技正在走进我们 的生活 ,但 是这一过程 ,往往以基础科学的形式在起作用 。量子力学指导和推动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科学家 、工程师和用户并不一定需要对量子力学懂太多。传统 的学科还在将技术进一步推向前沿 ,仍有在不引入量子力学 的情况下 的进步空间。或者更直白地说 ,期望改变世界 的量子信息技术 ,目前许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者初步应用阶段 ,有待进一步突破 。

  另一方面 ,量子力学其实离我们又很近。我们周围的物质,包括我们 的身体和大脑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 ,它们在微观上遵守 的 是量子力学的规则。我们享受的现代科技产品,手机 、电脑等都是量子力学指导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 ,相关的科技产品正在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

  当然 ,我们更需清醒地看到 ,量子技术在向世界展现出其强大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同时 ,也面临巨大挑战 。这其中 ,不仅有来自对量子态 的长时间维持和精确调控等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挑战,更牵扯到物理学基础理论等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挑战。也许,还需经过漫长 的时间 ,有新材料、新机理等特殊契机出现后,量子技术才能真正向世界显示其威力 。

  记者:请您设想一下,量子信息技术会给我们 的未来生活带来怎样 的改变 ?

  徐馥芳 :量子信息技术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将远超你的想象 。在量子信息技术的3个分支中,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信发展得相对成熟,已经从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难度最大 的量子计算 ,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距离商用普及仍有较长距离 。我们乐观估计,还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 。

  量子计算 是量子信息技术中最综合的一个技术分支 ,也是对信息技术冲击最大的一个分支 。从算盘时代发展到冯·诺依曼架构 的电子计算机时代 ,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从经典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取代了经典的“比特” ,量子计算机在理论上具有秒杀所有传统计算机 的计算能力。可以想象 ,一旦通用量子计算机发展起来,人类社会又将再次经历巨大变化。网络信息安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学生物制药 、金融工程 、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将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巨大信息处理能力,发生颠覆性改变。

  有没有勇闯科技“无人区”的胆识,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记者 :在钻研量子技术 的道路上,您遇到最艰难 的挑战 是什么 ?

  徐馥芳:从我 的经历来看 ,最艰难的往往是起步阶段 。我们这个团队是伴随着2017年新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而成立的一个研究团队 ,刚刚成立时 ,团队只有几个人 ,来自全军不同的单位 。我还清楚记得 ,大家刚来到单位 的时候,办公场地都 是临时借用 的,第一份项目申报书 , 是在临时租借的宿舍中完成的。但大家都没有被这些现实困难吓倒,科研经费有限,就省吃俭用买设备买器件 ;团队人才短缺 ,就想方设法引进、培养青年人才……几年时间过来了,我们 的团队已经相对稳定成熟,科研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回顾这段从零起步 的创业历程 ,我最大感触 是 ,我们这一代科研人员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 ,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相关政策扶持下,在军事科学院良好 的科研氛围下,我们团队可以瞄准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地共同努力。在这种环境下,拼搏也成为内在的自发本能 。

  记者:您认为 ,研究量子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有什么不同?研究量子技术需要怎样的科学精神?

  徐馥芳 :由于量子物理的概念与宏观世界完全不同,从事量子技术研究需要经过科学 的系统训练 ,接受其独特 的逻辑和技术方法。量子力学 是一门完备 的 、严谨的科学 。没经过系统训练 ,利用学习到的部分量子概念 ,结合自己的现实经验看待或处理问题,很容易走入歧路 ,产生错误观点。

  现在社会上对量子技术存在着两种极端理解:一种是认为量子技术 是骗子技术 ,所有的都是假 的,不认可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或者认可量子力学但不认可量子技术 ;另一种认为量子技术 是万能 的,会彻底颠覆现在 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种理解毫无疑问都 是错误的。量子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我们需要理性认识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 的量子技术 ,尤其 是方兴未艾 的量子信息学 。它 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 ,它 的发展将成为我们传统信息技术 的有力补充,并成为信息技术深化发展 的基础。

  从我长期从事量子技术的经历来看,我认为,研究量子技术,一是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能够严格依据量子理论进行推理和验证 ,进行试验设计和现象解释;二 是需要前瞻的洞察力,量子世界 的现象和规律与我们熟悉的经验世界完全不同,对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必须敢于大胆假设,勇于创新 ,小心求证;三是需要持之以恒的韧劲 ,在研究量子信息技术时 ,科学难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同在,很多时候在短期内都难以出重大应用成果。中国古人常讲“十年磨一剑”,但在这个领域 ,有可能十年都难磨一剑 ,所以必须沉下心来埋头苦干。

  在科学研究上 ,有时看似下的 是慢功夫 ,实则走的是快车道。量子技术 是一门非常前沿且深奥的学科 ,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但还有更多 的“无人区”等着我们去探索。当我们与世界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没有勇闯科技“无人区”的胆识 ,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文字整理:张志华

每日彩票论坛

“我们这十年:2012-2022” 第六届中国图片大赛征稿启事******

  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第六届中国图片大赛 ,以“我们这十年 :2012-2022”为主题 ,面向社会征集反映党 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富强 、民族和谐 、人民幸福的影像作品 ,展现这十年我们的奋进之路和辉煌成就。

  一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中国图片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五洲传播中心 、中央党校出版集团

  协办单位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承办单位 :视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郁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党建网、光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农视网 、未来网 、正义网、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中国好故事、中国全球图片总汇、青春北京、传媒茶话会、《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摄影世界杂志社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儿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 、辽宁省档案馆、三峡工程博物馆

  二 、征集内容

  投稿作品以发生在身边 的典型人物 、典型故事为切入点,通过个人影像视角,以小见大 ,充分展示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寻梦、追梦、筑梦 的动人故事 ,展示我国这十年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生态美丽等方面的多彩风貌。

  三、征集时间

  自征稿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0月15日 。

  四、奖项设置及稿酬

  1.评委会大奖1名,稿酬30000元

  2.典藏金奖10名 ,稿酬各8000元

  3.典藏银奖20名 ,稿酬各5000元

  4.典藏铜奖30名,稿酬各2000元

  5.典藏优秀奖50名 ,稿酬各500元

  6.媒体推荐奖10名,稿酬各500元

  第六届中国图片大赛总稿酬含税30万元 ,由活动组委会代扣个人所得税 。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

  五、作品要求

  1.作品单幅、组照均可 ,组照每组5至10张 。

  2.作品为jpg格式数码照片,长边像素不低于2500 ,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3.所有作品须附20至500字的图片说明(组照须提供总说明和单幅照片分说明)。

  4.作品除对影调、色彩适度调整及构图非主体部分剪裁外,对原始影像不进行任何足以影响其真实性、准确性 的改动。拒绝合成 、拼接形式 的作品参赛 。

  5.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 ,并对该作品 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 、完整 、明确、无争议 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 的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投稿者应承担由其稿件和投稿行为所引发的一切责任 。

  六 、投稿方式

  请于2022年10月15日前通过赛事官网(http://chnphoto.org/)投送稿件 。

  七、评审方式

  中国图片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参赛作品内容 、质量、史料和传播价值进行综合分析评定,确定获奖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有权根据参赛作品整体水平决定奖项空缺名额。组委会根据需要通知部分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原片以供查验 ,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八 、特别声明

  1.本项赛事不收参赛费,不退稿 。

  2.获典藏铜奖作品(含)以上奖项的获奖者不得重复。

  3.大赛获奖作品将进行多场次、多种形式 的展出。活动组委会有权对获奖作品的展示数量予以删减 ,对文字说明予以补充 、修改。

  4.所有投稿作品将自动存入中国图片大赛官网。对于获奖作品 ,主办 、承办 、支持单位有权在与中国图片大赛活动相关用途中,以复制、发行、展览 、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使用 ,并不再支付费用。

  5.凡投稿者 ,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6.大赛组委会对赛事所有流程 、环节拥有最终解释权 。

  九、联系方式

  投稿咨询:010-63076129(工作日8 :00-17 :00)

  技术咨询 :010-88052620(工作日8 :00-17:00)

  联系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新华社三工作区)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