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官网平台-每日彩票平台
每日彩票官网2023-08-12

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全面发力 ,最新定调释放更积极信号******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媒体采访中对房地产等热点问题再次作出回应 ,表示将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 ,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 ,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同时,在消费端,他强调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 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

  有不少地产业内人士认为 ,此次发言进一步打开了房企融资正常化的空间,对未来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动具有指向意义。

  2023年定调更加积极

  近年来 ,郭树清对于房地产领域言论一直 是政策的“风向标”。

  2020~2021年 ,防范房地产领域 的金融泡沫风险成为郭树清发言中的关键词 。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缩紧为主 ,企业层面“三条红线”、集中供地等政策接连落地 ,行业“举债扩张” 的增长逻辑被打破 ,房地产去金融化脚步加速。

  2022年起,随着地产市场逐渐“降温” ,政策开始逐渐向稳 。2022年3月 ,郭树清表示,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不希望调整太剧烈 ,对经济影响太大,还是要平稳转换。同年11月的金融街论坛上,郭树清指出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 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 的增长潜能 。

  相较于之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开年 ,郭树清此次 “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鼓励住房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等论调更加积极 ,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地产融资政策端力度空前 。自2022年11月以来 ,“金融十六条”、房地产“三支箭”等利好政策不断,信贷 、债券、股权融资全面解绑。

  中央也多次喊话房地产 ,频吹暖风 。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提及正在考虑新 的举措,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12月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较大篇幅谈及房地产相关问题 ,其中,不仅部署防范化解短期风险 ,还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等中长期目标。2023年1月4日的央行工作会议将房地产纳入了“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 的支持力度”这一工作内容中,再次强调要“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资金开始涌入房地产领域,其中信贷领域规模力度最大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 ,已有超过60家银行向120多家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 ,总额度已超过4.8万亿元 ,包括但不限于开发贷 、并购贷、按揭贷 、城市更新改造贷等 ,受益房企名单已延伸至民营企业以及地方企业。

  房地产随之暂时“解渴”,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2022年12月 ,100家典型房企 的融资总量为1018亿元 ,环比增加84.7% ,同比增加33.4% 。

  不过,当下 ,房地产领域的投资、销售 、融资都还未出现企稳信号。民生证券分析师牟一凌表示,由于地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居民消费 的最终趋势、政府用以支持新兴行业 的资金来源都与地产的最终走势有关,未来政策还有一定打开空间 。

  鼓励地产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对于支持经济发展,郭树清表示 ,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其中强调鼓励住房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

  1月5日,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将精准支持住房消费 ,包括对首套房、二套房以及租房继续给予降首付比 、房贷利率和增加供给等政策支持 。

  近期以来,除了在融资端发力 ,需求端全方位促进居住消费良性循环的政策逻辑链逐渐清晰 :一方面降低首套房贷利率,推动购房刚需入市 ,另一方面 ,消除二手房交易阻碍 ,激活换房需求释放。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期需求端政策松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方面,基准利率和首贷利率松绑。1月1日 ,房贷利率重定价基准 的2022年12月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 :1年期LPR为3.65% ,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年初分别下降15个和35个基点 。

  除基准利率外,1月5日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 、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进一步延续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的“9·29”新政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不振 的情况下,预计多数银行对多数客户将实际执行房贷利率下限 。未来一段时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可能在3.5%~4.1%。

  此外 ,不少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两成 ,例如珠三角万亿城市东莞,1月6日起发布新政 ,全域购房统一首套首付两成,不分面积段。

  在限购政策方面 ,2022年12月起,南京 、东莞、佛山等多个万亿城市全域放松限购。

  在二手房创新政策方面 ,包括深圳、广州、南京在内 的32地陆续宣布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

  不过,政策连续刺激下 ,目前市场端 的反应相对不明显。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 ,开年第一周(1月1日~7日)整体成交面积环比下降45.4%。2022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75968.5亿元 ,同比下降41.3% 。

  企稳回暖不会太快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考虑到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出现三大结构性变化——“实物量”跌幅超过“价值量” 、开发端跌幅超过销售端、拿地开工跌幅超过资金端 ,供需两端困难重重,市场企稳回升 的进程不会太快 。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消费恢复才能有所加快 。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卢哲认为,房地产的修复链条应该是房贷利率相对下调 ,限购 、限售政策放松—销售回暖—房企资金面改善—拿地和新开工好转—房地产投资修复。上述修复链条目前仍在第一步,这一步 的传导可能要到2023年一季度才能充分兑现。

  与此同时 ,2023年需求侧政策或许还有更多发力空间 。董希淼分析 ,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 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因此 ,2023年应着重从需求侧发力 ,进一步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

  此外值得注意 的是,在郭树清此次发言中,还有不少因素将利好地产企业未来发展。

  在发言中 ,郭树清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货币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民营房企能否企稳 是2023年房地产能否企稳的关键。此次货币政策一视同仁 的论调,对部分深陷融资困境 的民营房企无疑释放积极信号 。

每日彩票官网平台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 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

  宪法 是国家 的根本法 ,是全面依法治国 的根本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宪法作出重要论述 ,对做好宪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 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宪法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国家法治上的最高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 ,就开始对人民民主政权 的总章程进行探索和实践 。具有代表性 的制度文献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等,在局部地区取得了宝贵 的实践经验;具有代表性 的理论文献是毛泽东 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和《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这些重要实践和思想理论成果,对新中国国家制度 、宪法制度的创建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的职权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些宪法性文献,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 的英勇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掌握国家权力的伟大历史变革 ,确立了新型国家制度和宪法制度的基本架构、根本原则和活动准则 ,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 。我国现行宪法 ,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的需要 ,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1982年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原则和规则 ,都源于1954年宪法和1949年共同纲领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们 的继承 、完善和发展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 ,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和发展 ,在党中央领导下 ,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1993年 、1999年 、2004年和2018年 ,先后五次对1982年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 的修正 。五次宪法修改 ,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体现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制度 、文化的发展成果 。通过宪法修改 ,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完善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国家法治上 的最高体现就 是宪法。只有紧密结合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 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才能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形成和发展 的政治基础 、社会条件 、制度原理 、重大原则和实践内涵。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 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 是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宪法制度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 ,高度重视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推动宪法制度实践创新和与时俱进 ,取得一系列新成效新经验。

  一是通过完备 的法律保证宪法实施 。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是宪法实施 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 ,也 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方式。例如,2020年通过 的民法典,既以宪法为立法依据 ,又将宪法有关所有权 、财产权、继承权、平等权、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婚姻家庭等规定通过立法予以实施 。

  二是通过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实施宪法确定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政策 。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是我国宪法的重要使命 。新时代国家各项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宪法原则 、宪法要求、宪法精神的充分彰显,同时也是宪法得到有效实施 的生动体现 。

  三是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作出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通过国家宪法日 ,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 。

  四 是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作出相关决定 ,2018年进行修订并在修宪时写入宪法 ,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誓词 ,集中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祖国对人民应有 的忠诚、担当和庄严承诺 ,具有重要教育和激励意义。

  五是实施宪法规定 的有关制度。宪法中有一些规定具有直接实施 、直接适用 的性质。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了特赦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 、2019年先后两次依据宪法有关规定作出关于对部分服刑罪犯实施特赦 的决定 ,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

  六 是根据宪法精神作出创制性安排。例如,2016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精神和有关法律原则 ,对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创制性办法 ,及时妥善处理拉票贿选案,保证有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常运行和履职。

  七 是通过宪法修正案。2018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 ,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推动我国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宪法保障 。

  八 是运用宪法精神凝聚立法共识 。例如,2018年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过程中 ,对如何理解和把握“英雄烈士” 的含义有不同意见 ,有关法制工作机构根据宪法序言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精神提出研究意见,后来取得广泛共识。

  九是开展合宪性审查工作 。贯彻党 的十九大精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履行相关职责中注重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如制定监察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订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关于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 、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衔级制度等决定时,有关方面都进行了合宪性审查 ,遵循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作出适当处理。

  十是在备案审查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合宪性、涉宪性问题。例如,2018年 ,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议对收容教育制度进行合宪性审查 。有关法制工作机构进行了认真研究 ,提出了适时废止收容教育制度的意见 。又如,2021年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有 的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条例等法规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 ,有关法制工作机构审查后提出了处理意见 。上述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 。

  十一 是创制性运用宪法制度和宪法规定应对治国理政中遇到的重大风险挑战 。例如 ,2020年和2021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通过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的决定 、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的决定和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 、修订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这些都是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的重大举措,也是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作出 的具有重要宪制意义的新制度安排,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

  十二 是对宪法有关规定的含义提出解释性研究意见。例如 ,2019年 ,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过程中,开展立法合宪性问题研究 ,认为宪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含义已发生演进和延伸 ,并已成为普遍适用的法治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投资立法 , 是宪法有效实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符合宪法规定和精神 。又如 ,2021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过程中 ,开展修法合宪性问题研究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关于修正草案的审议结果报告中提出 ,我国宪法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指向性与方向性相统一 ,具有相当 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可以涵盖不同时期实行的生育政策;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落实新生育政策,符合宪法规定和精神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 的重要论述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更好发挥宪法作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 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 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宪法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时间越久远 ,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加感受到宪法 的力量。

  ——我国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 ,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 的 ,实现了党 的主张和人民意志 的高度统一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社会进步 、人民幸福 的必然要求 。

  ——宪法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维护宪法权威 ,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 的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就 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就 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我们讲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同西方所谓“宪政”有着本质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 ,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 、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 的根本依据, 是我们党长期执政 的根本法律依据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宪法 ,就是要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 的重要论述 是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和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也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 的重要原则 ,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更好发挥宪法作用 的任务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坚定宪法自信 ,增强宪法自觉 ,把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 的总依据,总结我国宪法实践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 的宪法性惯例 、宪制性做法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 的重要作用 。

  (一)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 ,坚持宪法确定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政体不动摇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 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性 、全面性 、时代性 。更好发挥宪法作用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党和国家各机关各组织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积极履行宪法职责 。坚持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 的事相统一,按照宪法的规定做宪法所要求做 的事情,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 、政府 、政协、监察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 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进步 ,实践在发展,不断对法律体系建设提出新需求 ,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加以完善 。”更好发挥宪法作用 ,必须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通过完备 的法律保证和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有效实施。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推进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坚持立改废释纂并举,丰富立法形式;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增强立法系统性 、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以良法促进发展 、保障善治。

  (三)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国家各级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自觉履行宪法使命,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 的职权。一是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 、权威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 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二是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采取务实管用方式方法积极回应涉及宪法有关问题的关切 ,说明有关情况,提出研究意见,努力实现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的统一。三 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有关方面拟出台 的法规规章、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 ,凡涉及宪法有关规定如何理解 、如何实施、如何适用的 ,都应当事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合宪性审查 ,确保同宪法规定 、宪法精神相符合。四是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所有法规规章 、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出台后都要依法依规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建立健全党委 、人大 、政府、军队间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 ,实行有件必备 、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有关机关发现规范性文件可能存在合宪性问题 的,应当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或者依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 。五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依法行使职权 ,保证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等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

  (四)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 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 的制度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最高法,基本法 是根据宪法制定 的基本法律,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共同确定、共同实施, 是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的本质特征。全面准确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巩固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特别行政区宪制基础,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 ,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坚持行政主导,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完善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沈春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