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登录_互动百科
每日彩票app下载2023-10-24

每日彩票登录

东西问|徐华清 :全球气候危机加剧,联合国气候大会能否变承诺为行动 ?******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 :全球气候危机加剧 ,联合国气候大会能否变承诺为行动 ?

  ——专访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随团专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11月6日至18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2022年以来 ,极端天气频发、乌克兰危机 、能源危机在欧洲蔓延等 ,都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的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 ,国际社会对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度关注 。

资料图 。“保温”防融化 瑞士为阿尔卑斯最古老冰川盖上毯子。资料图 。“保温”防融化 瑞士为阿尔卑斯最古老冰川盖上毯子。

  近日 ,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的徐华清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书面专访,就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领域诸多热点问题给予解答。徐华清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随团专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曾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授予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的贡献奖 ,2000年起参加中国政府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谈判及专家组工作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全球能源形势不容乐观 ,欧洲一些国家考虑重新增加传统能源使用 ,这 是否会增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的不确定性 ?

  徐华清:乌克兰危机以来,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改变,特别是欧盟坚定推行“去俄罗斯化”能源政策 ,跟随美国通过了对俄 的数轮制裁 ,造成全球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显现。

  对于欧洲国家而言 ,能源供应 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欧洲能源困境,威胁欧盟能源安全,也暴露出欧洲能源结构 的脆弱性和能源转型过程中结构性矛盾 ,不仅给欧洲的能源安全战略带来重大影响,也对欧洲的气候政策带来一定挑战 。

当地时间7月31日,德国柏林 ,为节约能源,柏林标志性建筑立面照明在夜间明显减少 。图片来源:ICphoto当地时间7月31日,德国柏林 ,为节约能源 ,柏林标志性建筑立面照明在夜间明显减少。图片来源 :ICphoto

  德国等主要成员国开始寻求重启煤电,引发国际社会对欧盟气候政策倒退 的高度关注 。如果欧洲实施更加激进 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可能反而促进欧洲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 ,成为促进欧洲绿色新政 的“加速器” ,也有利于欧盟长期气候目标 的实现。

  中新社记者 :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是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是否意味着本次会议更聚焦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对气候灾害适应性更脆弱 的发展中国家群体 的关切 ?

  徐华清: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次会议在发展中国家召开,应当切实地回应发展中国家 的关切,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我们期待与各方一道将COP27打造成为以“落实”为主题,以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 的大会。

  适应 是发展中国家 的核心关切 ,长期以来在多边进程中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 。COP27应着力推动“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工作方案”取得实质成果 ,为明年在COP28达成有力度、可操作的全球适应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关于建立全球早期预警系统的倡议 。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适应行动 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出适应资金翻倍的路线图。

  中新社记者 :大会主席国埃及将本次大会的口号定为“共同实施”,本届大会为什么如此特别强调“实施”“落实”和“行动” ?

  徐华清 :《巴黎协定》 是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巴黎协定》不仅基于科学、基于规则 ,也展现了最大 的包容性 、可达性,协定提出 的“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度升幅与工业革命前相比控制在2℃以内 、并力争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是现实 的 ,也 是符合实际的。

当地时间2022年8月7日 ,荷兰奈梅亨,船只停在干涸的河道上。当地时间2022年8月7日 ,荷兰奈梅亨 ,船只停在干涸 的河道上。

  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长期目标 ,首先要求发达国家在深度减排上作出表率 ,这 是早日实现全球净零排放 的关键,而国际社会实现雄心 的关键,则在于各国采取有力度的具体行动。我们认为空喊口号不 是雄心 ,落实目标才能展现真正的雄心,这也是COP27将落实作为主题 的意义所在 。

  目前大多数缔约方已提出了各自 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出目标 是重要的 ,但同样重要 ,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切实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上,这是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的根本出路 。COP27应当倡导各方将已经提出 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有效 的政策、扎实 的行动、具体的项目,而不是现有 的目标还没有落实又急于提出新 的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今年 是《公约》达成30周年,各方应当以此为契机 ,坚持《公约》的主渠道地位 ,坚持《巴黎协定》“加强《公约》实施”的定位,全面准确落实《公约》及其《巴黎协定》 的目标原则,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贡献的制度安排,坚持“2(摄氏 ,下同)度以内 、争取1.5度”的全球温控目标,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 。

  中新社记者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 ,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将对低收入国家的气候资金支持增加到每年1000亿美元。这个承诺至今没有兑现 ,这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什么影响?

  徐华清 :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在2009年作出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 ,但迄今尚未兑现。这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行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和阻碍 ,还严重损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我们敦促发达国家尽快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 的资金支持承诺。

  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自主贡献都提出了对发达国家资金支持的要求 ,发达国家应当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以1000亿美元为起点制定更富雄心 的2021年-2025年气候资金路线图以及2025年后发达国家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 ,以增进南北互信和行动合力 。

    资料图 :2022年4月1日 ,德国下萨克森州汉诺威遭遇降雪天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2022年4月1日,德国下萨克森州汉诺威遭遇降雪天气。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中新社记者:您多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评价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中国贡献 ?

  徐华清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日前指出,中国近十年积极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 的领导下,取得标志性成果 是《巴黎协定》 ,就2020年后强化气候行动与合作作出安排:

  一是具有最大包容性,达成了照顾各方核心关切 的法律形式 。二是坚持公约原则 ,减缓 、适应、资金 、技术 、能力建设 、透明度等各要素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三是达成“低于2度之内、争取1.5度”的长期目标,彰显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 。四 是确立“自下而上”自主决定贡献模式 ,形成各方结合国情积极行动的局面 。五 是确保实施 的可持续性,建立了五年盘点持续提高力度 的机制。六 是建立行动与支持相匹配的机制 ,帮助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能力 。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事业,也 是中国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和引领者 。特别 是2020年中国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 ,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

  中新社记者 :中方在COP27发挥什么作用 ,对大会有何诉求和期待 ?

  徐华清 :中方愿意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按照公开透明 、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 、协商一致 的原则 ,共同推动COP27取得反映发展中国家关切、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积极成果,努力将COP27打造成以“落实”为主题 ,以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 的大会 ,支持埃及举办一届成功 的缔约方大会。

  在这里我也想强调 ,气候变化事关人类未来 ,应对气候变化 是人类共同事业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完)

  受访者简介 :

  徐华清,2018年1月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战略及政策 ,主持完成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控制目标 、实现路径及支撑体系”(首席科学家)等重大项目 ,曾被IPCC授予为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贡献奖 。2000年起参加中国政府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谈判及专家组工作。

李泽泉 :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李泽泉 :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实践基础上 的理论创新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社会慈善资源 、理论创新、国际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德树人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胡彬彬:做到“三个注重”,有效推进社会慈善资源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彬彬指出,社会慈善资源 是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也 是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推进 的活力源泉,必须做到“三个注重”,有效推进社会慈善资源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一方面 ,要注重创新融入理念。树立主动融入理念,充分激发全民的爱心、调动全社会的热情;树立全域融入理念 ,探索建立“慈善+党建”“慈善+金融”“慈善+教育”“慈善+救助”等实践模式;树立协同融入理念,加强指导和管理 ,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 、按职履责 、有人办事、有章理事。另一方面 ,要注重健全融入机制。健全党建引领机制 ,积极创新激活社会慈善资源的组织化形式,探索激活社会慈善资源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组织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慈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 的主责作用 ,积极创新慈善行为 的激励方式 ,推进慈善公益组织与媒体平台的合作,探索慈善积分奖励、慈善时间银行等多样化激励机制。同时 ,要注重拓展融入路径。以社区为主体创建融入场域 ,以增强居民 的“社区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积极开展“社区慈善日”等活动,努力打造“慈善标杆社区” ;以社会力量为依托拓宽融入渠道 ,社会组织要利用自身 的组织优势 ,加强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慈善资源 ,并使之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 。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李泽泉 :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杭州师范大学纪委书记、教授李泽泉表示,新时代新征程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一方面,党的理论来自人民 。必须深深植根亿万人民的生动实践 ,站稳人民立场 、把握人民愿望 、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及时概括提炼人民群众 的新鲜经验 ,形成为人民所喜爱 、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另一方面,党的理论为了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同时 ,党的理论造福人民 。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 、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把造福人民作为理论创新 的价值旨归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摘编自《人民日报》

  【黄晓凤:多措并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晓凤指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开放融通是不可阻挡 的历史趋势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在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重视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一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围绕国内发展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 ,拓宽使用外资来源 ,扩大市场准入 ;通过吸引全球技术、资金、人才等优质要素和产品,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二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积极推动制度创新 ,在数字贸易等领域创设高标准规则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规则 、价格 、标准制定 的话语权。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打通物流、信息流、数据流和交通运输堵点 ,全面增强与世界各国 的互联互通 ;借助互联网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通过精准匹配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各链条的无缝对接。

  摘编自《经济日报》

  【于家明 :处理好三对关系 ,稳步推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北京市委党校第23期局级研修班学员于家明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辩证思维,稳步推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一是在乡村发展中兼顾效率与效益 的关系 。切实推动城乡二元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蹄疾步稳地推进城镇化;完善乡村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下乡 ,拓展乡村产业 的市场空间 ;着力于改变分散、粗放 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 ,避免片面追求大干快上的倾向 ,把握好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尺度;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主产区 、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树立保面积、保产量 的责任意识 。二是在乡村建设中协同有形与无形 的关系 。在充分掌握乡村的历史渊源、民俗文化 、现实状况 、农民呼声等信息 的基础上 ,坚持规划先行 ,做到分类施策 ;注重风貌保护 ,尤其要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 ,增强乡村的生态涵养功能 ,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推动机制创新,激活大量沉淀的实体资产 ,挖掘生态价值 。三 是在乡村治理中融合硬件与软件 的关系 。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下乡 ,要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突出抓基层 、强基础 、固基本的工作导向,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基层实际 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 。

  摘编自光明网

  【刘凤义 、余一凡 :扎实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凤义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一凡表示 ,思政课教师要切实在实际工作中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真正做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一 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系统必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引导广大青年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坚定信念 。二 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道理 。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讲道理上下功夫,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强化学理支撑;主动回应学生们关心关切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甚至 是一些敏感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力量征服学生;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三是运用好大思政课提升育人成效。高校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推行“师生四同”,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广大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共同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运用生动鲜活的实践强化认同;运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推进科研教学相互促进 ,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

李泽泉 :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实践基础上 的理论创新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