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交流群-每日彩票充值
每日彩票必赚方案2023-05-13

每日彩票交流群

与艺术同行,愿做一个摆渡人******

  郦韩英 ,著名企业家、艺术收藏家 、美术馆创办人

  口述/郦韩英 整理/萧丁

  新近,浙江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开馆首展。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的两大主题展《雪泥鸿爪·名家精品展》与《叠翠流金·陈钧德绘画艺术展》同时亮相 。展品悉数来自鸿一美术馆创始人郦韩英女士的私人收藏 ,包括颜文樑 、刘海粟、林风眠、关良、倪贻德 、吴大羽、周碧初、吕斯百、朱沅芷、唐蕴玉 、胡善馀、李青萍 、沙耆、任微音、闵希文、朱膺、朱德群 、苏天赐 、陈钧德等诸多名家名作。展品精良 ,揭示了民国以来中国百年油画史上一个个闪耀片段,作品自身 的光芒及其蕴含 的深厚历史 ,令人感受油画民族化探索和发展的脉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郦韩英馆长,1971年生于浙江诸暨,系著名企业家 、艺术收藏家 、美术馆创办人。她口述了自己与艺术结缘二十载心路历程,其收藏、研究 、办展等方面体会给人颇多启迪。

  ——编者

  2023年1月上旬,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开馆首展 。这 是继创办上海鸿一美术馆之后,我又创办 的一家展览空间更大、艺术包容更强 的美术馆 。此时此刻,许多往事浮现脑海,涌在心头。我与“艺术”结缘二十载 ,从收藏入道,继而办馆,还钻研艺术史、美术史等,对艺术有越来越深的认识和感情 。 是艺术让我进一步体会到 ,何为人生意义,何为艺术精神 。

  从儿时的梦想出发,在艺术旅途不断探幽

  我生在诸暨农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我有6个兄弟姐妹 ,我排行老五 。依靠父母勤俭持家 ,小时候我们能过上温饱 。我打小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劳作 ,放学后去放鹅、放牛、割草等 。晴朗 的日子里,当鹅和牛在山野里悠然吃草,我就拿着硬树枝在泥地上尽兴涂鸦,画树啊、鸟啊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念书时成绩名列前茅 ,尤其数学等 ,但我上课常作白日梦 ,有时听着听着就云游远方了。记得那时所有课本的边边角角都被我随手画了有趣 的图案 ,“嫦娥奔月”故事 是我画得最多 的 。老师曾经问我 :“你 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答道:“想做画家。”

  中学毕业后 ,为了生计 ,我学做裁缝 。在当时的我看来,裁缝也 是艺术家啊 ,靠着心灵手巧 ,将一块块布料裁剪出千变万化 的服饰。几年后结婚 ,便与丈夫一起投身创业。

  记得是1996年 ,我们开始“做工程”,承包基建 。干这一行,得益于二哥的引导,通过他,我们闯入了一个门槛较高的行业。丈夫老周做事踏实 、很有韧劲,也挺顾家 。我们俩齐心协力,胼手胝足,从建筑承包到地产开发 ,一路学一路闯,干得“没日没夜”,“风雨兼程”。有了经济基础,在城市添置房产后,我们自然而然买些字画装饰环境 。我和丈夫都热爱艺术,见到喜欢的书画 、雕塑 、玉饰就买买买 ,很快,家里 的艺术品堆成小山了 。

  2000年前后 ,我们结识了不少学院派出身 的国画家、书法家等 ,也零零散散买了些作品“试水”艺术投资。至2002年,一个偶然 的机会,我和丈夫成了“艺术赞助人”。那时中国美术学院有位画家准备举办个人画展 ,但场地租赁 、画册出版 、海报请柬印制、酒会安排等等需要200万元 。那时 的200万元可以买两三套商品房了 。经朋友牵线,我跟丈夫首次以“艺术赞助人”角色提供所有资金 ,帮助画家解燃眉之急 ,也因此拿到了画家 的一批精品力作 。我们将拿到的作品分送各路亲友 ,自己则尝到了艺术资助和艺术收藏带来的双重快乐 。后来,在上海浦东购置了一幢近三千平方米的别墅后 ,我根据欧式建筑 的风格配套要求 ,开始搜寻更适合别墅悬挂 的油画作品。一天 ,我利用在新加坡陪儿子读书的间隙,逛了当地原创画廊 ,被一幅风景油画牢牢吸引了。那是我第一次“邂逅”陈钧德老师的作品 。驻足凝神欣赏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陈老师的绘画有一种内在力量能一下子抓住你 ,打动你,作品色彩鲜艳却又高贵,令我爱不释手 。我从这家画廊先后买了七幅陈钧德 的作品 ,将它们从新加坡运回了上海浦东新家。后经朋友介绍,有幸结识了艺术家本人。从那时起,我经常去陈老师家坐坐,喝茶闲聊 。陈老师是有深厚造诣又非常纯粹的老派艺术家 ,一提绘画艺术便喜不自禁,滔滔不绝,往往寥寥数语就能讲到精彩的关键点上 。他让我懂得,收藏 的根基永远在于艺术价值。作品有了艺术价值 ,作品价格才会坚挺。他在画室里翻寻画作或其他什么 ,走起路来“笃笃笃”像小跑 ,有趣极了。不知不觉中 ,我成了陈钧德绘画艺术的主要收藏家之一 。令我特别满足的是 ,在他生前我们有过无数次无比放松 的交流 ,他非常耐心、直率地谈论创作所感 。他的不少代表作,包括《梦境》《双人体》《色草柠檬图》等等都被我珍藏了 。我也特别注意收藏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形成一定程度的收藏系统性。

  可以说 ,从任性“买画”到理性“藏画” ,转折点是从跟陈钧德交往开始的 。随着收藏数量、质量 的提高 ,我对陈钧德老师 的艺术兴趣既走向宽度也走向厚度 ,所花精力也最多 ,从文献梳理到风格研究,再到召开学术研讨会,组织不同主题的个展或群展等等。我觉得有关陈钧德创作研究目前只开了一个头 ,有待专家学者不断挖掘和研究,我做得还不够 。

  世上的油画风格有许多种。我对其中 的“意象绘画”情有独钟 。我以陈老师为一个坐标点 ,在时间轴上往前推移 ,查找还有哪些属于自己心仪的艺术家。顺着这一脉络,我重点研读了开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三位拓荒人物:刘海粟、颜文樑 、林风眠 。特殊年代 ,陈钧德曾经得到他们的宝贵私授 。斗转星移,我竟也能通过不同渠道收藏了三位大师的佳作,真是靠了艺术缘分。印象最深刻 的是刘海粟先生的一幅作品《巴厘岛风景》。

  2017年西泠拍卖行举行“现当代艺术品拍卖”。为了不错漏机会,我在现场守候到半夜2点多钟 ,现在想想我也够执着 的。刘海粟先生 的《巴厘岛风景》 是和一本日记一起举拍 的,日记是日本记者于1940年所写 ,当年他在上海与好友萧先生互相赠礼,日本记者拜访萧先生时送了一方印章 ,而萧先生给了他一幅好友刘海粟先生的作品 。日本记者精心保存这幅画,80年过去了,他本人早已去世,其后人也一直收藏得好好 的,连同日记一起。该日记“还原”了当年的一段友谊 。作品本身非常精彩 ,其背后故事折射 的文献意义 ,都让我激动不已。这件作品拍回来后,刘海粟的小女儿专程来我馆里看这幅画,又给我讲了她父亲 的另一则故事:其实,这幅作品是在巴厘岛避难时画的,当时刘海粟先生在国内办学倡导人体课,被军阀视作流氓罪要抓起来,刘海粟先生为避难去巴厘岛 ,即 是通过日本中转 的,当时战乱 ,靠这个日本记者帮忙才得以成行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 ,后来因为这段与日本人有过往来 的经历,刘海粟受运动冲击时便多了一条“罪状” 。通过作品内外 的故事,我感触很多 。我觉得收藏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能保值增值 ,还有助于还原历史,传承文化。

  近七八年以来,我一直处于在研究中做收藏,又在收藏中做研究 。这样 的修行方式令我非常充实 。在我收藏的早期现代艺术中,关良先生 的那幅意写性绘画《桃子与花》深得吾心 。陈钧德老师说过,关良先生的绘画观念非常“自由”。从这幅藏品里我是深有感触 。关先生 的自由 ,是中国式 的立体派。《桃子与花》的画面结体以一种变形超然存在 ,无论花 、果、物 的圆 ,纹理 、盘 的方以及与纹饰的叶形呼应,都营造了卓越 的形式美感。

  我时常将吴冠中 、苏天赐 、陈钧德等作品作比较性观赏 ,深感他们 的语言风格都非常鲜明 ,技巧也都高超,但又有一种内在 的联系,尤其在探索油画民族化表达方面,都洋溢着浓郁的东方趣味及精神。还有我收藏 的朱德群 的《NO.282》。画面一挥而就的笔触 ,融合了传统气韵 、宇宙心灵 、大象无形、张力十足的超现实意境 。我也喜欢将倪贻德、周碧初、吕斯百等进行比较 ,他们都具有江南文化 的背景,都倡导现代主义美学 ,在个性化语言中均有卓越建树,但他们绘画里都充满一股温暖 的力量,这 是一种历经风雨仍然理想坚定 的精神品格,也使海派文艺血脉得以继承和延续 。还有两位画家的藏品令我常常凝思。一个叫朱沅芷,一个叫沙耆 。朱沅芷1921年移民美国,是个英年早逝却极具才华 的艺术家 。我收藏 的《纽约之夜》(50×61厘米),是他成熟时期偏传统手法 的油画,笔调轻松、诙谐,光影生动而洗练,营造的意境栩栩如生。他不满四十岁得了精神疾患,郁郁寡欢 ,因而他 的作品弥漫着“不一样的味道” 。沙耆呢 ,1937年留学比利时 ,在素描 、油画 、雕塑等多方面表现出异禀 ,三十多岁天妒英才,使其得了精神分裂症 。我收藏 的 是沙先生早期留学 的精品,写意性勾勒所显示的天赋叫人过目难忘 。从早期现代美术运动先驱们的藏品里,我感受到大时代洪流留下的烙印是那么清晰 ,他们竭尽全力去拼搏去奋斗 ,用饱蘸情感的画笔去描绘真善美,他们 的作品中流露了那个年代艺术工作者民族审美、形体感知、色彩语言 的特色 ,耐人咀嚼。

  我列举 的这些艺术家及其藏品 ,大多来自公开拍卖,也有一部分来自家属。每次发现拍卖会上有我期待的艺术名家的作品,我都会顺着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变化,研究所拍作品 的时代背景、创作思想以及艺术家的精神状态 ,当然也作多方面 的鉴定 。无数次的观摩、研究 、鉴定、交流,使得我在艺术收藏 的道路上领略到无数“奇异 的风景” 。

  艺术 是奇妙 的 ,当然是指艺术杰作。我的收藏基本沿着三大主题,其一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绘画 ,藏品涉及中国油画界第一代 、第二代诸多艺术前辈,也包括与他们同时代的法籍日裔绘画大师藤田嗣治 ,以及当年受林风眠邀请来北平和杭州国立艺专任教的法国著名画家安德烈·克罗多等 ;其二以当代海派油画领军人陈钧德老师 的专题为主 ,包括比陈老师年纪稍长或差不多同辈 的新中国美术运动旗帜人物靳尚谊 、罗尔纯 、闻立鹏等等;其三是更年轻一些 的当代优秀意象派画家 的作品 ,包括外省市的戴士和、闫平 、王克举 、张冬峰、任传文、段正渠、黄菁、管朴学、李江峰、王琨以及上海本地的周长江、俞晓夫 、姜建忠 、黄阿忠 、刘曼文等等 。我的朋友圈 ,我的事业,如今都围绕着艺术转,这是过去想也没有想过的。

  与艺术一起摆渡何其幸焉。我也愿做一个摆渡人

  当一颗种子在心里埋下 ,天时地利 的时候总有发芽 、会长大。

  美术馆于我就 是这样的 。2014年 ,我与丈夫商量 ,他继续在房地产领域深耕细作 ,而我准备“歇一歇”,先玩玩艺术品等。丈夫以为我只 是“暂时的休整” ,当然表示理解和支持,却不料我一干就干到今天 ,“毫无收敛的迹象” 。艺术于我就 是这样吸引力十足 。

  我利用原先上海公司总部的办公地 ,请专业设计师设计,改造成符合专业美术馆要求 的上海鸿一美术馆 。新设计改造后 的美术馆一经亮相 ,圈内外可谓“眼睛一亮”。

  鸿一美术馆在博物馆、美术馆星罗棋布的上海 ,规模不算大,但允许我“王婆卖瓜”自夸一句:影响力却不小 。因为,我们非常注重特色。我们 的特色是小而精,立足 的根本是展览质量 。鸿一美术馆开馆第一年,也就是2016年,即先后举办了《陈钧德油画作品展》《“写影意趣”——中国名家油画作品邀请展》《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展》《“浮生·心界”任传文纸本水彩作品展》《“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等等 ,其中 ,《陈钧德油画作品展》的全部参展作品来自我 的私藏,造成了一定 的轰动 。当时陈钧德与妻子罗老师特地赶到我们这家“名不见经传” 的小美术馆来观展 。许多美术界、评论界 、收藏界大佬也抱以“惊奇”接踵而至 。之后,上海滩上耳熟能详 的艺术名家,以及外地优秀艺术家,还有国外名家都相继来办展。我们还推出《“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 ,主办首届“国际水彩训练营” ,安排在国际水彩画领域声誉卓著 的外国水彩大师西蒙尼 、约瑟夫 、佐拉兹等担任导师 ,亲临鸿一美术馆向青年学员传授技艺 ,并与学员们一起在外滩写生,言传身教 。那时 ,我忙得不亦说乎 ,几乎每天一睁开眼睛,满脑子想着美术馆事儿 。为了替观众找到艺术“新面孔”,我每年不辞辛劳 ,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北京 、吉林、湖南、广西等地 ;每隔一段时间 ,就在鸿一美术馆推出一个或若干个“新面孔”。所谓“新面孔”并不 是初出茅庐 的年轻画家,而 是指外省市那些暂时不为上海藏家或观众熟悉 、但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的优秀画家 。

  当然 ,“发掘”艺术家办展的过程伴随着甜酸苦辣。譬如,油画家任传文 , 是意象油画当代性探索代表性人物 。他 的绘画十分注重精神感受,他用油画 、水彩所描绘的风景都不 是直接从眼中所见的现实“截取”,而 是带有类似文学 的追忆、回望,意境似实还虚、似真亦幻,令我非常喜欢 。他在上海乃至江南一带知音还不多 ,我却觉得非常好,就满腔热情在鸿一美术馆为他策划个展。迄今我已经两次为任传文老师策划举办了油画和水彩展。

  众所周知,办美术馆,是造福于民众 的文化事业,也是很烧钱的公益事业 ,故有人将美术馆比喻为“吞金兽” 。 是啊,但凡美术馆想长久健康地生存,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方 的支持 。从我看来 ,创办美术馆 的初心 是单纯的,即“热爱”二字。全世界美术馆 的生存模式几乎都靠“贴钱”养着 ,有 的靠政府补贴 ,有的靠基金运作。创办鸿一美术馆 ,我对“烧钱”也有心理准备 的 。一方面 ,我自己会定期拿出部分资金投入美术馆,也会将一部分私人藏品捐献给美术馆 ;另一方面,我会发挥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等经验,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美术馆建设 ,让这个公共 的文化艺术空间具有持续生存发展 的能力。

  在上海创办鸿一美术馆数年后 ,我感到应该为生我养我 的家乡诸暨也创办一家。那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的“计划”更大了 ,最初拿土地 的时候就想着要盖一座规模逾万平方米的艺术综合体,包括一座艺术酒店+一座现代美术馆 。

  两年前主体建筑完成 ,这两年在做装修。诸暨鸿一美术馆与上海鸿一美术馆不同。它的设计团队具有国际背景,更具国际范儿。一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里 ,包括两大展示厅 、学术报告厅 、会议室 、开幕走秀场所、咖啡吧、资料室等等,还有一定规模数的星级酒店客房 。目前还计划再建一个窑厂 ,专门用于烧制艺术家的陶艺作品及其衍生品 。根据它的条件 ,我们将集艺术展览 、少儿美术培训 、主题写生活动、绘画高研班等于一身 ,立体化地提供公共美术展示 、教育等服务职能。具体到展览上,初步计划有油画、水彩 、当代水墨、雕塑、装置 ,以及全国乃至全球邀请展或双年展 。适当时候,还举行小型拍卖,让人们将艺术带回家 。

  回顾多年以来 ,我游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每次都情不自禁流连在博物馆 、美术馆 。当年作为“观光客”“艺术朝圣者” ,更多只是观摩。如今,自己转型成为美术馆创始人 、馆长 ,我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多,落脚点也不一样了。我想,意大利、法国等一些城市里,街头丰富 的雕塑,以及星罗棋布 的美术馆 、博物馆、画廊 ,滋养着那里 的民众 。我多么希望,家乡诸暨也有越来越多艺术机构,让家乡人民、尤其家乡下一代能受到浓厚的艺术熏陶。所幸 的是,梦想一步步照进了现实。怀着公共意识、文化意识 ,我将对自己在艺术方面 的国际资源、外省资源 、上海资源等作有效整合 ,为家乡诸暨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文化项目。

  总之,我跟“艺术”打交道已有二十多年 。人生 是一场独自修行。人人都在时间 的河流里一次次地摆渡,家庭、老师 、友伴、同事等生命旅途中遇到 的人们不断成为渡船,使得我们能跟随时代不断向前。其间 ,我能找到“艺术”一起摆渡 ,何其幸焉 。我也愿做一个摆渡人,将美术馆建设成一个渡船 ,帮助更多人与艺术同行。这,便 是我的理想。

烟火深处的爷爷足球队******

  从“学校体育”发芽 ,因“终身体育”发展——

  烟火深处的爷爷足球队

  很难再有一个足球场如这般“螺蛳壳里做道场” 。

  一块接近标准 的5人制球场,长45米,宽22米,两个长边竖起铁丝网 ,一边挂着横幅“中国足球从我做起” ,另一边用蓝色KT板顶棚延伸出狭窄 的综合区:破旧的沙发和不成套的桌椅组成休息观战席 ;更衣室等同杂物间,想钻进去 ,得先拨开挂得密密麻麻 的旧球衣借光 ,才能在足球和运动包 的缝隙里找到落脚之地 ;休闲娱乐区最“宽敞”,塞着4张很难同时落座 的麻将桌和观赛用的100寸电视 ;厨房“可以做几十人 的饭菜” ,还有一个洗澡间 。平日训练,至少二三十人活动,若有比赛,容纳七八十人也是常态 。

  可要找到这个“秘密基地” ,得先穿过一个农贸市场,带着生鲜干果 、蔬菜杂粮的人间烟火气,转角隐入绿茵场。一进门,球场宽边 的白墙上4个红字显眼“老有所乐” ,一排小字点明方位“昆明市茨坝老年活动中心” 。

  “球队活跃的队员有70多人,五六十岁的居多 ,80岁以上的还有6名,年龄最大的88岁 , 是一支爷爷足球队。”66岁 的孙滇云算得上队里的“中坚力量” ,作为昆明一友足球俱乐部领队 ,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支中老年足球俱乐部有着40年历史 ,而这个球场 是大家自筹9万元建 的,“每周雷打不动的两次训练 ,这里已经成为老球员们 的精神家园。”

  “我们是1982年成立的,当时昆明市第一中学毕业 的学子踢足球的特别多,为了延续学校的足球文化 ,大家就商量成立一个俱乐部 。”这个被命名为“一友”的俱乐部最初有4名创始人,当时20多岁 的孙滇云 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而另外3位“老大哥”包括中国足坛名宿马克坚 、前昆明市体工队队长高祖培、前昆明市足球办公室主任白云祥,“4个发起人 ,现在就剩我一个,其他都‘走’了。”

  学校的足球氛围 ,84岁的李崇智仍印象深刻,他 是原云南省足球队球员 、教练 ,球龄已有70年,而他的足球启蒙正始于校园,“1952年我进入昆一中,当时就被学校 的体育氛围吸引。”他记得 ,学校有两个“最好 、最标准” 的足球场 ,篮球场也有10多个 ,“下午4点半下课 ,上千学生一撂课本就去球场了 。”

  但这并非不重视学业,而是在当时 ,体育和文化课地位等高,“成绩好 、品德好 的学生才能去踢球 。”李崇智表示 ,目前,俱乐部里80岁以上的成员中还有两人 是他 的同学 ,“我们都是昆一中 的学生,也都 是云南省第一批专业足球队员 。”

  有了学校 的基础,俱乐部很快发展到60多人 ,最初以昆一中毕业的学生为主 ,“来了不少中年人。”孙滇云记得,队伍成立不久,全国的中老年足球赛开启,为了参赛 、壮大队伍 ,各行各业 的人加入进来,“警察 、医生 、自主择业 的、京剧团唱戏 的……但大部分都有足球底子,很多人有过专业队经历 。”1986年,30岁 的孙滇云见证球队首次获得全国中老年足球赛冠军 ,“那时云南足球很少冒出头,我们就像卡塔尔世界杯的摩洛哥队一样 ,一匹黑马冲出去 。”

  “老人们尤其坚信,只要有人上场 ,云南足球就不会倒 。”孙滇云记忆里 ,球队似乎没有难以为继 的时候 ,俱乐部里的很多人年少时便已相识,他们 是校友 、队友甚至 是师生 ,发展到后来,加入了亲戚、同事 、朋友 ,“我们圈子里大概有200多人,‘一友’也从‘一中校友’转变为‘一群好友’了 。”

  8年前 ,球队结束了“漂泊”的日子,在距昆明市中心约15公里的茨坝街道拥有了固定球场 ,但球场地势较高 ,一到下雨天,天然草坪就暴露缺陷 ,上场的人都一腿泥 ,且日常维护费用也比较高昂,众人一商量,又自筹经费翻修了球场,“多的凑一两万元 ,少的凑千百元。”用国家级裁判、足球解说员陈晓昆的话说,“为了有个地方,能把大家和足球拴在一起 。”

  “拴在一起”意味着要先跨越队员间年龄的代沟,再携手蹚过时间 的河流 ,至少在这片小小 的球场上,“孤独感”对每个年龄段 的人都是一个陌生的词。

  无论场上场下 ,81岁的陈晓昆都十分自在 ,“训练后,大家分两桌做饭,我们老年人牙口不好 ,伙食既得讲求营养又要讲究火候 。”他以牛肉举例,“一份做红烧 ,味道浓一点 ,给年轻人吃,一份做清汤 ,炖烂了,适合老队员 。”而四五十岁还没退休 的队员 ,通常忙不急吃饭,为了训练调 的班 ,还得尽快补上 。

  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李崇智则因身体原因被“禁赛” ,但训练时间一到,他就会出现在场边指导技战术 ,在这里,几十年从业经验凝结 的218条“信条”依然鲜活,不会再囿于箱底 的笔记本里,在足球 的语境里 ,“当年训练,两毛钱买一包辣椒就饭吃” 的古早经历,也有了更多懂得珍惜 的听众 。

  为了安全比赛,队内最早要求给70岁以上 的队员佩戴绿色袖标,起到提示作用,但彼此熟悉后,“提示”就种在了心里,“我们球队有两条不成文的规定 ,一是不能抢老年人 的球 ,只能封堵传球路线 ,二是不能和老年人有肢体冲撞,另外我会尽量把射门机会给他们。”40多岁 的何庆伟是队里名副其实的年轻人 ,原本偶尔陪父亲来这儿踢球 ,在父亲离世后 ,他便正式成了球队一员 ,“前辈们脚下技术都非常过硬 ,基本功和对球 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最重要的 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足球情结,感觉每周训练都在圆梦。”

  为了“圆梦”,陈晓昆有过一次教训。“比赛中,一个来球位置太好了 ,我没忍住就跳起来甩了一个头球。”他没料到,以前当运动员 的习惯动作 ,结果造成了脑部出现淤血,从此以后,他遇到年纪大的队员就叮嘱 :“高球来了 ,用肩、用胸,一定不要拿头顶球 ,得忍住 。”毕竟,伤病 的滋味,他永远记得 ,“年轻时就因为双膝内侧半月板破裂,我才退队 。”如今 ,还能坚持在绿茵场上,他很珍惜 ,“比分和输赢已经不重要,能过球瘾 ,还能适当锻炼身体 ,这就 是真正 的快乐足球。”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顽强生长 的草根足球。”何庆伟认同这套足球哲学 ,“七八十岁 ,还能每周聚在一起 ,换换衣服 ,为自己一辈子 的爱好上场 ,他们站在那儿就已经 是非常了不起 的成就 。”心头一紧时,何庆伟会经常问自己 ,“今后到了他们 的岁数, 是不是还能坚持 ?”但看着眼前这些苍颜白发的足球“少年”,似乎又找不到给出否定答案 的理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