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赔率|百科词条
每日彩票论坛2023-10-04

每日彩票赔率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牢记嘱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的探索

光明日报调研组

  12月12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与世界顶尖的先进材料公司德国肖特集团,在苏州高新区签署“全球创新伙伴”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通过“全球创新伙伴”合作平台 ,在开放创新体系内寻找更多应用场景,打破特种玻璃和先进材料的技术边界 ,推动材料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在同科技人员交谈时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 。八年来,江苏产研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持续为江苏产业发展供给技术”的建院初心和“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使命责任 ,在深化改革方面大胆探索 ,初步构建了集创新资源 、产业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截至目前,江苏产研院在先进材料、能源环保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布局建设了72家专业研究所 ,与江苏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了24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拥有各类研发人员超过12000人,累计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转化6200多项科技成果 ,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2020年,江苏产研院正式搬入南京江北新区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国家级新区的土地上 ,开启事业的新征程。日前 ,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前往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苏州相城区、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地开展深入调研 ,梳理总结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举措与成效 。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科研人员小心放置超大样品进行断口观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技术需求“引上来” 创新成果“落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根治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顽疾开出了好‘药方’ 。”江苏产研院院长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认为,企业愿意掏钱来解决的技术需求才叫“真需求”。江苏产研院与细分领域 的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并调用研究所科研力量或海内外大学合作伙伴的资源帮助对接解决 。

  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是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签约共建 的创新示范园区。在常州创新园 ,调研组从一件医疗器械研发中感受到江苏产研院作为“桥梁”的重要性。“腔镜吻合器技术壁垒较高,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我们想开发一款多功能腔镜吻合器 ,却没有创新思路。”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宇欣说道。2021年 ,江苏产研院与华森医疗共建医疗联合创新中心,成功对接以色列创新机构 ,达成了“一次性使用腔镜下多功能通用型吻合器”技术研发合作 ,现已开发出全新一代吻合器并完成了样品落地。这款产品更贴近临床,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且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吻合器市场被外资品牌主导 的局面。

  江苏产研院目前累计共建24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挖掘技术需求1043项 ,企业意向出资金额36亿元 。通过专业化方式提炼 、分析和论证企业技术需求 ,江苏产研院把“企业语言”转化为研发机构看得懂、可以做 的“科研语言” ,同时依托研发载体 、重大项目公司 、项目经理团队 、海内外战略合作机构和省研发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协助企业达成技术合作406项 ,合同总额超过12亿元 。

  刘庆表示 ,产业技术创新不 是无指向 的自由探索,江苏产研院通过把行业技术需求“引上来” ,让创新成果和项目“落下去”,实现全球创新资源与关键技术需求有效对接 。

  在江苏产研院展厅的展柜中,有十几片指甲盖大小 的芯片 。它们看起来并不起眼,可 是意义重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呼吸机一度成为紧缺医疗物资 。呼吸机用压力和压差传感器是呼吸机控制系统 的核心部件,相关传感器芯片长期受制于海外巨头企业,面临较大断供风险。为此,集萃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设立“呼吸机用传感器国产化联合攻关”项目,以揭榜挂帅和定向任务结合的方式实施,经过近14个月的努力 ,完成了呼吸机用传感器芯片的研发 ,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在需求提出企业鱼跃医疗同类呼吸机中批量应用 ,成功解决呼吸机用传感器芯片国产化替代问题 。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科研人员对试验样品进行纳米加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在调研中,调研组注意到比较医学研究所研发的“斑点鼠计划——引领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产品化新时代” 。目前,研究所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模型创制能力超过6000例/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小鼠品系总量突破2.2万例,资源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

  据介绍,比较医学研究所 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翔团队与江苏产研院和南京生物医药谷共同合作的研究载体 ,于2018年9月按照江苏产研院的“多方共建 、多元投入、混合所有 、团队为主”研究所建设模式建立而成 。2022年4月25日,比较医学研究所于科创板上市,成为江苏产研院体系首家上市 的专业研发载体 。

  “比较医学研究所 的成功上市,得益于‘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行’ 的专业研究所建设运营模式 。”刘庆介绍 ,所谓“团队控股” ,是由地方园区提供研发场所和设备,团队 、地方园区和江苏产研院共同现金出资,组建团队控股 的轻资产研究所运营公司 ,研发收益归运营公司所有,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 。

  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 ,江苏产研院不断探索体制机制 的创新 。“2017年以来,我们探索‘拨投结合’模式,就 是要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护航。”刘庆介绍 ,“拨投结合”就是依托财政资金支持,先以科技项目立项拨发资金 ,帮助团队承担早期研发风险 ,在项目进展到可以进行市场融资时 ,再将前期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调整为投资。目前该模式已支持了约50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项目,其中10多个项目已经得到社会资本 的认可。

  编织一张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的“巨网”

  江苏产研院一楼大厅内,一张“研发载体分布图”引人注目:13个设区 的市 、72家研发载体 ,涵盖信息技术 、先进材料、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下 ,江苏产研院正编织起一张引领江苏新兴产业发展 的“巨网”。这张网下 ,是万名科研人员的铺路筑桥、协同攻关。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科研人员为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这块‘试验田’ 的首要目标, 是集聚专业研究所和重大集成创新平台 。”刘庆告诉记者,江苏产研院主营业务之一就是集聚创新科技力量搭建科研与产业间 的桥梁,建设全新体制 的专业研究所。江苏产研院创新提出与各类产学研主体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通过“合同科研”等改革举措,力求科研“顶天” 、服务“立地”。江苏产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管理团队面向全球招聘,不设行政级别……这种“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转化中心” 的模式 ,也被业内戏称为“四不像”。

  调研组来到苏州相城区 的江苏集萃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介绍 ,研究所核心团队控股超过60% 。通过深化“团队控股”模式运用,以研究所占小股、核心团队占大股 的形式孵化企业 ,衍生了一批在市场上初露锋芒 的明星企业。2021年,6家产业化子公司累计融资达7900万元 ,累计估值达7亿元 ,实现融资额与估值额双超预期。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江苏产研院致力于探索“聚才 、用才、励才、育才”的有效机制 ,形成了一座从产业基础人才、研发骨干人才,到产业领军人才、顶尖人才的集萃人才体系“金字塔” 。自2015年开始选聘项目经理以来,江苏产研院共聘请246位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 ,其中国内外院士20余人,并以才引才 ,由项目经理集聚超过1000位高层次人才。建设“集萃大学”,培养未来人才,与70余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合作,以产业真需求 、技术真难题作为培养课题,坚持“项目制”“多平台”“双导师”“全过程”的培养机制 。

  “企业 是创新的主体 ,高校是创新的源泉 ,但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又存在着巨大 的鸿沟。”江苏产研院副院长郜军表示,“为产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和技术服务,本身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

  2019年 ,江苏产研院启动了与国内高校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工作 。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先后共建集萃学院,有力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通过人才培养带动产学研用对接合作 。近三年共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5000余名 。既解决了产业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又促进了产业链与创新链 的深度融合。

  “西浦-集萃学院创立一年多来,最大的突破点在于真正走出了一条产学研融合 的道路 ,让硕博研究生 的培养与企业 的研发 、技术 的创新 、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 。”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副校长、西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马飞表示,随着技术 的迭代更新 ,许多科研项目都需要学生拥有交叉学科背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专业贯通性,“‘集萃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方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凝练行业中 的科学问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从而成为高水平 的复合型人才 。”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位于江苏苏州相城区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构建以江苏产研院为战略资源“策源地” ,院地合作平台为创新服务“根据地”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产研院全力服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巩固深化与南京 、苏州合作绩效,持续深化与无锡、常州等地合作 ,不断开拓与苏中 、苏北地区合作,实现省内13个地级市合作全覆盖。

  “5年多来 ,6家与江苏产研院共建的研究所(研究公司)在苏州高铁新城相继成立 ,涉及先进材料平台 、催化材料 、自动化系统与装备、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精密仪器和有机功能材料等领域 ,累计引进衍生孵化企业62家,总营收累计近4.9亿元 ,总税收累计近2500万元 。”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副主任王海峰表示,自从与江苏产研院开展合作 ,通过高科技资源导入,逐渐推动高铁新城成为科技体制改革 的“试验田”。据介绍 ,苏州高铁新城与江苏产研院 的合作秉承“研发作为产业 、技术作为商品 、公司化运作 、市场化机制” 的创新发展理念 ,坚持合作共赢、收益共享 的原则 ,加速了顶尖人才和科技力量 的集聚。

  江苏产研院还联合南京大学与盐城共建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 ,实现了高校、地方优势资源互补,并为南大提供成果转化平台 ,强化科技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该所副所长王津南表示 ,自组建以来 ,研究所与南京大学一同攻克了精细化工行业氯化钠废盐资源化集成技术研发、高效厌氧反应器研制及推广应用等难题,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解决了化工园区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及河流生态修复等重大需求 。

  在昆山 ,江苏产研院持续深化“两岸产业升级促进中心”建设 ,启动首期规模1亿元 的引导资金池;在常州,与常州市人民政府、武进区人民政府共建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宿迁 ,与泗洪县共建省产研院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在泰州 ,与市政府合作建设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 ,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人才集聚 。

  为科技和产业创新探索新路径 、打造新样板

  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江苏产研院在新型研发机构运行 、科技产业对接、提炼企业需求 、提升科研人员收益等领域成功进行了大刀阔斧 的改革 ,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践 ,塑造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的产业创新体系 ,营造了高效率、有活力 的产业创新生态 ,为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探索了“江苏路径” ,打造了“江苏样板”。“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两项改革举措 ,已成功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年度任务清单” 。

  在全国首次提出“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行” 的专业研究所建设运营模式 。该模式让团队既拥有研究所 的运营权 ,还拥有研究所成果 的所有权 、转让权和收益权,极大激发了团队积极性。这一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彻底解决了事业单位经营业务受限、知识产权权属不清和单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初步建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

  项目经理制有助于吸引产业领军人才创业。实行项目经理制 ,赋予项目经理组建研发团队、决定技术路线、支配使用经费 的充分自主权。同时派专人服务项目经理团队,提供专业化的市场调研 、商业模式论证以及项目落地资源对接等服务,帮助项目经理完善团队结构 、明确首批研发项目等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同时辅助市场运营,真正实现了专业研发与市场开发的有益结合 。

  市场化运作有助于构建科技创新金融生态。利用财政给予 的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助力研发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创新资源。其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功能定位 是配合江苏产研院 的战略目标,构建科技创新金融生态 。参股江苏产研院建设 的重大集成创新平台和研究所运营公司,参股江苏产研院孵化 的具有行业颠覆性 、前瞻性或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创业企业,助力江苏产研院体系内重大集成创新平台和研究所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专业孵化器 、天使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的创新微生态 。通过海外全资子公司参股北美、欧洲、以色列等海外孵化器平台 ,以资本为纽带为江苏产研院引进各类创新资源 。市场化运作 ,有助于形成科技创新金融生态体系,促进资金、信息 、技术在主体之间流动与循环 ,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

  针对性合作有助于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产业技术研究最终需要服务于地方 ,地方 的差异性决定了合作的差异性。江苏省内区域性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产业类型不同 ,对技术 、产业 的需求有很强的需求但差异较大。江苏产研院针对不同区域 的产业形成了不同 的合作模式 ,已实现与省内13个地级市合作全覆盖,基本形成了一市一重点、一区一特色 、一园一产业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开放性视野有助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2021年,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江苏产研院作为核心力量参与了创新中心 的建设 ,推动创新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流动。立足江苏制造业发达 、科教资源丰富 、开放程度高等优势,致力于成为促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 的核心引擎。目前,江苏产研院体制机制创新经验正走出江苏,将“三省一市”在科教资源 、产业基础等方面 的优势转变成长三角科技创新 的整体优势,探索建立一体化高效管理运行模式 ,为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注入新 的活力 ,支撑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

  (调研组成员 :光明日报记者苏雁、见习记者李健,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扬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 、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助理研究员查婷俊)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3日 05版)

从四十七个开始******

  ——在中新社成立会上的讲话

  廖承志

  今天中国新闻社基本上是组成了。现在你们有47个人 ,这在开头已经不算太少了 。新华社起家的时候才五个人嘛!

  中国新闻社的任务 是什么 ?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呢 ?

  我们在国外有1200多万华侨。他们过去是帝国主义压迫 、剥削的对象 。现在帝国主义害怕他们 ,因为祖国强大了。华侨过去对中国革命作过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仍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继续做出新 的贡献 。但是 ,现在反动派对华侨广播的电台,根据已经知道 的就有八 、九个之多 ,华侨受到反动宣传,受到威胁利诱和被分化。他们远离祖国 ,对祖国情况不了解 ,而且祖国的某些事情和他们还有一点小矛盾,比如土改 。大的方面是不矛盾 的,土改后提高农村购买力,对工商业,对华侨都有好处。但小的矛盾 是会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美帝就利用这些小矛盾来大肆渲染,想以此来争取华侨 。所以我们应广泛地团结他们 ,打破华侨中间的地域和政治宗派,打破一切关门主义。只要 是爱国的华侨 ,不管他们过去做过些什么对不起人民 的事 ,只要现在不做了,都应该团结起来。

  如果有人在华侨当中提出过左 的口号 ,把进步的和中间落后 的隔离开来,这就 是“左”倾机会主义 ,冒险主义 。这样就有失败的危险 ,美蒋就会利用这种矛盾 ,各个击破 。

  我们要建设新中国,争取国际友人 的支持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而华侨工作应该 是争取国际友人的一个环节 ,这是不能违反 的原则 。这项工作 ,首先是组成华侨爱国统一战线 ,团结华侨大多数。因此,中国新闻社 的任务是重大的 。

  目前国外华侨报纸的情况大体是这样 的 :

  有一类报纸数量不少,但销路却是最少的,那就是特务报,它们是我们的敌人 。

  另一类报纸,可能有些编辑过去是亲国民党 的 ,但是现在祖国解放了 ,他们本身受帝国主义压迫,如果投靠台湾,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这些人是可以争取的 。因此,如果现在还有些中间偏右的,其中定有原因:一 是过去我们跟他们 的关系搞得不好;二是政治上糊涂 ;三 是脚踏两条船 。对这些落后报纸 ,我们不能谩骂 ,不要有清高思想,不愿写稿给他们登,好像他们登了 ,自己就受了“奇耻大辱” 。我们应该给这些报纸写稿 ,他们能说新中国好 ,当然好 ;如果不说好 的,只要不骂也好 ;如果不说好的,但能骂蒋也好。中新社要有这样 的灵活性 。

  较进步 的报纸 ,应该更好地阐明爱国立场 ,更群众化一些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要使报纸能够办下去 。但是现在有的人只求痛快,不顾政治后果,这 是不对的。应该做到既能坚持立场 ,又能使报纸生存下去 ,否则 是没有好处 的。第二,有些朋友很天真,不懂得事件、地点、条件的不同 ,不知道不根据具体情况照搬国内的一套是常常要犯错误的,如报道“三反”、“五反”等。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了 ,有时恰恰对敌人有利。他们不知道中国 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和国外的情况不同 。中国已搞土改、合作社、集体农庄等 ,但如在国外也想这样搞 ,那就是教条主义。

  帝国主义所以对华侨不敢下手,一 是因为祖国的强大 ,二是华侨人多,在经济方面也形成一种势力 ,因此,他们不敢轻视 。要保证华侨不受压迫 ,唯一 的办法 是依靠华侨自己的团结,很广泛 的团结 。而要做到进步分子和中间落后分子以及国际友人之间 的广泛团结 ,这主要靠报纸。报纸是喉舌,是思想的领导者。因此,进步的华侨报纸应具备以下两点 :一 、立场坚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 、便于生根。只讲原则性 ,而不灵活运用原则,容易使报纸办不下去。但如果一味讲灵活,也会放弃基本立场。

  华侨报纸首先要克服一个最大的倾向,是照搬国内报纸 的做法 。应该确立侨报的新闻作风 :一要群众化,不 是单给先进分子看,而 是给几十万、几百万群众看的 ;二要报道祖国 。帝国主义的新闻方针是企图封锁新中国 的真相的对外传播 ,因此,侨报要报道祖国,在三两年内全部侨报都登祖国的消息。

  我们的消息应该是:明确 、确实、不“客里空” 。毛主席反对资产阶级那种耸人听闻的作风。要可靠、真理 、真实,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尽管因此有时时效会慢一点也不要紧 ,这是争取读者的信任 ,应当稳稳当当地做 。

  报道祖国的消息要讲究写法 ,便于侨报登载,不致妨碍其生存 。因此,新闻应该保证做到:首先,调子要低一些 ,不光进步报能登,应使中间报、甚至落后报都能登。否则就不用办中国新闻社,有新华社就够了。其次 ,应和新华社有所分工。新华社讲过的我们固然可以讲 ;新华社不准备讲或少讲、而应该向国外大讲的 ,如侨乡新闻,这些就要中国新闻社来发布。报道方式要具体生动 。生动不 是庸俗,而是有高度思想性 的 。再次,不要以为是对华侨说的就可以乱说 ;不能随便报道国内 的事情,只能讲已讲过的,而加以生动 的补充说明 。我们只报道国内消息,不搞国际新闻。中新社的业务范围大致是这样 。

  根据以上方针,中国新闻社首先要解决消息的形式问题。新华社已树立了很高 的威信 ,华侨多数收听它 的新闻广播 。因此 ,中新社稿件面对 的困难是:如果只稍为更改几个尖锐字眼,如“斗争”改为“奋斗”,“坚决”两字一概删掉,那是不够 的 。因为这样 ,人家就宁愿收听、录载新华社 的。另一方面 ,报道国内消息,要如何使华侨看了不会感到它一点生气也没有。要做的有分量,就应掌握华侨的特点 ,了解其困难,报道要有特色 。有一个时期,新华社为了能在有限 的时间内传播更多 的内容 ,把一些稿件压缩 ,但听众听了就提出意见说:一压把骨头和肉都压掉了 ,我们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听详细的。所以一定要使人家感到适用,而且有分量 。这是否把现在的要求提高了呢?是 的,要办就得提高,不提高就不办。我们的稿件每个字都要有它 的目 的性。这任务是艰巨的, 是一件新任务 ,对新华社老干部来说也是这样。固然,在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稿件也曾经要求照顾国民党统治区,但 是那毕竟还是国内,现在我们 的报道 是对国外的,我们要做 的 是彻底粉碎美蒋阴谋。因此 ,首先应使华侨对中国新闻社有好感 。所以 ,如果把中国新闻社 的稿件简单化,那是完全错误 的。处理中国新闻社 的稿件,首先要了解华侨 的特点和侨务政策 ,还要熟悉新闻业务 。这样才能把稿件加工好 。因此,要做一个中国新闻社记者 是不容易 的。第一,要熟悉国内政策 ;第二 ,要熟悉侨务政策;第三 ,要了解华侨侨居地各种情况 ,包括那里 的革命斗争 。这样,在报道时才不会和当地情况有所抵触。我们报道国内 的消息 ,必须加上这三条才能通过。否则 ,消息会有片面性 。因此 ,写消息不能用“随笔一挥”或“倚马万言”的态度。“倚马万言”是要不得 的,他只能是废话连篇 ,那 是凭兴趣 ,不是向人民负责 的态度 。我们 的稿件要每个字斟酌。这就得靠我们 的事前准备 。

  过去,我当新华社社长时,毛主席每天都打电话来问,如:某某地方加了一个标点是什么意思?某某地方多了一个标点把意思割裂了……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他都注意。因此在处理稿件问题上应建立一个制度——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层层负责。要确立这个纪律 。没有纪律的新闻社,它将会替敌人服务。新华社就是严格执行这种纪律 的。有了严格的政治立场和政策思想,有了严格 的纪律制度 ,才能有所成就 。不要以为中国新闻社是民间私营的 、就可以随便一些,不必严格。国外华侨,只要你是从新中国发出去 的消息,就认为是国家的呢!

  毛主席说过 :胆大心粗和胆小心细 的人都不能做新闻记者。应该要胆大心细。想做到这一点 ,当然还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强理论学习。

  今天,中国新闻社成立了 ,算是母鸡下了蛋 。但 是这个蛋 ,孵出来的将是鸡还是鸭,要靠大家的努力来决定。

  大家只要肯虚心 、抓紧 ,不放松,就可以把工作做好 。此外,应研究如何和广东、福建侨乡建立联系 ;研究侨报动态及其存在的一切问题 。这些 ,明天起就得做 。这样才能把工作搞好。说不定现在每天发5000字,很快就能发8000字。这需要我们加强学习 ,互相团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 是毛泽东时代 的新闻工作作风 。

  这个担子 是重 的。新开始做这项工作 的同志要加紧学习 ,提高自己,以便能逐步挑起重一些 的担子 ;老 的同志,更应挑起这副担子 ,大家要咬紧牙根来搞好这件工作 。

  (历史资料)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