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登录|每日彩票赔率
每日彩票玩法2023-11-15

每日彩票登录

海外华文媒体传播中华文化新路径浅探******

  顾时宏

  中国总理周恩来1955年出席印尼举办 的亚非会议时,提出了国与国之间外交应该遵循求同存异的“五项基本”和平相处原则 。60年后的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亚非会议纪念大会时 ,再次重申了他在2013年访问印尼时倡议“一带一路”合作要做到“五通” ,指出“国之交在于民心相通”。

  习近平主席2021年11月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方式等,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让双方民众真正理解对方国家 的文化传统,才能从求同存异 的层面消除误会 ,实现双方稳定发展 。

  中华文化“走出去” 的过程 ,既是中国故事对外传播 的过程,也 是中外文明交融互鉴的过程 ,既 是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同时也 是在主动进入多元文化和世界文明语境的过程中,去创新性地阐释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 。

  作为肩负传播中华文化桥头堡 的海外华文媒体,在当今“西强我弱”的话语体系的环境下 ,如何适应新形势、传播方式 的新变化,在蜕变转型中开辟新路传播好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是华文传媒面临 的迫在眉睫 的问题。

  新形势下海外华文媒体的担当

  在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和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媒体 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海外华文媒体主要分布在60多个国家 ,主流 的华文媒体有400多家。只有把握媒体 的话语权才能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新时代,国际话语主导权 的争夺 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时至今日,国际舆论中的“西强我弱” 、“西攻我守”格局仍未改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综合国力 的不断强 ,中国需要在“走向世界”中 ,塑造全新 的中国新形象,对外宣传介绍中华文化价值观、中国智慧 、中国道路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离不开海外华文媒体和 6000 多万华侨华人的共同参与。

  华文媒体一直是华侨华人与中国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华媒和华侨华人具有融通中外的优势,肩负向世人宣传“一带一路”规划、理念 、政策 、讲好中国故事 、引导国际舆论、引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沿正确战略轨道运行的重任。中国故事讲好了 ,华媒 的传播效应就会逐渐深入民心,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必然得到提升 ,国际话语权也会不断提升 。

  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挑战与优势

  当前 ,海外华媒在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 的路上面临诸多挑战: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 的需要,西方媒体仍喜欢用预设立场和“标签式语言”描述中国,或通过议程设置淡化“一带一路”影响,或依照固有框架对中国“一带一路”进行扭曲不实报道 ,使得国外很多人对“一带一路”有诸多误解和偏见 。在西方舆论主导 的世界里 ,如何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 、全面的中国 , 是所有海外华文媒体 的责任。

  “一带一路” 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和平发展以及共同发展而提出来 的,是中国领导人 的智慧结晶。但是一部分国外学者却质疑“一带一路” 的发展动机不纯 。如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副主编蒂耶齐发文称 ,这 是“珍珠链” 的变相发展。更有人认为,中国是打着“一带一路” 的旗号,让中国 的一些过剩产能走出国外。一部分西方国家标签化中国 ,淡化“一带一路”带来 的良好影响,扭曲“一带一路” 的效益 ,为此给许多国家 的民众带来了偏见以及误解,一些企业家在道听途说了不良言论之后,放弃了与中国 的合作 。

  所以,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 的 、立体、全面的中国 , 是华文媒体肩负 的责任 。海外华文媒体了解国外社会经济形势,也熟悉中国国情,与当地的社会关系良好 ,更容易产生亲和力 ,传播的消息可信度更高。海外华文媒体应该积极主动地为“一带一路”发声 ,宣传“一带一路” 的美好构想 、光明前景、互利共赢、可信度高、有效性好等内容 。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中国 的发展 ,对西方媒体 的扭曲报道予以批驳 ,在维护中国国际舆论形象 的同时也 是在为媒体自身树立良好 的形象 。为此 ,海外华文媒体 的功能绝不仅限于联络 、沟通当地华人 ,也不仅是让世界更多的华人了解当地 ,华文媒体 的优势更不仅仅限于“华文” 。

  因此 ,作为海外 的华文媒体 ,眼光不能够只局限于“华文”或者“华人”这个圈子 ,而应当“走出去” ,与当地主流社会加强沟通 ,甚至是开展当地主流语言 的新闻消息播发、宣传 。这不仅 是让当地主流社会了解中国,更重要 的一点 是,这可以为当地华人融入主流社会提供更好 的舆论环境 ,让华人真真正正能够安心、舒心地在当地长期生存,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笔者认为,借助海外优秀华文媒体 的力量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当地的主流媒体,去讲好中国故事 ,不失为一条合作共赢的捷径。

  如印尼 的《国际日报》作为印尼最大 的华文报纸,不仅在印尼通过中文 ,而且通过印尼文和英文报刊 ,以及网络大力报道“一带一路”与印尼相关行业 的发展,两国在基础设施和能源等许多领域的合作,以及在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报道中国企业和人民与各国企业和人民密切交往中许许多多美好动人 的故事。该报在美国 的《国际日报》开辟和介绍中国各地区的 16 个英文专版 ,通过《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媒体 ,发行到主流社会 。通过多种渠道,客观、公正 、全面地报道中国的发展变化 ,拉近当地人民与中国人民的距离,促进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 的更好合作 。故而,在时代使命和责任面前,华文媒体加强和各国主流媒体的合作 ,引导当地主流媒体参与宣讲“一带一路”是必须要走 的一条路。如西班牙华文报《欧华传媒》与西语世界最大 的通讯社埃菲社签了战略合作协议 ,让西方主流媒体帮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华文化。又如在南欧 的《中希时报》华文报,在 2015 年增发了希腊语版。这每周 8 个希腊语版 ,使《中希时报》能够有机会和有条件跻身希腊主流社会 ,用当地语言向希腊人介绍旅希侨界,传达他们 的呼声和诉求。同时 ,也让希腊各级政府部门从中了解中希双边合作情况 ,用希腊语讲好中国故事。

  如今 ,很多国家 的华文媒体已经尝试双语出版 ,这将打破海外华文媒体只为海外华人服务的狭隘局面。当住在国的民众看到一份自己可以看得懂并且与自己身边事相关 的双语华文报纸或一档电视节目时 ,华文媒体 的受众面将会迎来一个重大突破与转型。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政府与民间交流合作的力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

  为中企造福当地发声 用历史故事促进民心融通

  笔者认为,海外华文媒体在宣介“一带一路”方面也应遵从“惠及当地民生,互利共赢”的宣传重点 ,应让更多的当地民众了解“一带一路”能够为他们带来哪些益处,能够为他们 的生活带来哪些向好 的改变 ,应特别杜绝“内宣外用” 的现象 ,应以消除当地民众疑虑 、为当地民众谋福祉为首要职责 。

  比如,全印尼最大 的铝矿冶炼厂青山工业园在开放合作过程中 ,关心周边民众 的福利 ,帮助他们搞副业 、脱贫的各种活动已在当地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青山工业园区是习近平主席2013 年访问印尼时 ,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的中国印尼重大合作项目之一,工业区建成后就业了周边大批老百姓 ,并为周边民众免费提供电力、医疗等便民善举,获得当地政府和百姓好评 ,可赞的还有中国青山企业 的到来 ,一直注意保护当地 的青山绿水。笔者曾深入该工业区采写了《种下和谐 ,收获共赢》通讯报道,对当地媒体污蔑工业园开发带来环境污染进行了驳斥 。

  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 ,“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下西洋来到印尼的郑和,给印尼人民带来 的是友谊、文化 、经济和繁荣 ,他给印尼人民留下了丰厚 的穆斯林文化遗产 ,也给中印尼友好关系打下传统友谊基础。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 ,印尼 60 年代后发生过几次排华事件 ,但随着中印尼恢复外交关系,中印尼关系已发展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政府提出 的建设海洋大国有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的共同愿望不谋而合 。近年来 ,中印尼宗教 、教育、文化交流合作频繁 ,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 ,加深了两国人民 的友谊。

  中印尼合作 的顺畅得益于民心 的相通共融 。印尼民众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故事挺感兴趣。如雅加达 的话剧院每月都用印尼语上演中国历史话剧,包括《薛仁贵》、《三国演义》片段 。笔者认为,要深耕细作民心相通 的工作,中国的话剧院、歌舞剧院应加强和印尼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历史上 ,中国与印尼 的人文交流频繁,比如郑和下西洋时,这位穆斯林航海家对印尼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产生过极大影响。郑和访问印尼时,在三宝垄留下的三宝洞文物遗址,随行 的中国公主嫁给了印尼当地土豪 的故事 ;比如巴厘岛上中国姑娘江金花和当地土豪喜结连理的故事 ;比如井里汶的中国姑娘故事 ;比如日若皇宫里的中国瓷器 、花瓶 、中国茶 的故事;比如苏门答腊岛上占碑省的千年佛塔遗址里记载中国唐朝佛教义净高僧于7世纪曾到过那里传授佛教开坛讲经 的故事等等 ,这些故事被当地华人经营的巴厘岛动物园大型歌剧院改编成歌舞剧每天上演 ,感动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 的游客 ,中华文化骨子里 的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的价值观也随之深入民心 。

  每年 的6月底 是郑和访问印尼三宝垄 的纪念日子,三宝垄 的民众都要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周年庆祝活动 ,包括用印尼语表演重现郑和当年到访三宝垄 的情景,当地军人表演舞龙 ,抬郑和塑像沿街游行等群众文化活动。

  由印尼泗水华人发起兴建 的“郑和清真寺”目前在印尼各大城市已建起 14 间,对促进和印尼穆斯林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民心相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心的相通也助力了我国在海外兴建的第一条完整高铁——印尼雅万(雅加达至万隆)高铁 的顺利建设。

  新时期华文媒体用转型升级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舆论格局目前“西强我弱” ,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小偏弱。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 、说了传不开” 的境地。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陶光雄认为 ,转型发展 是媒体永恒 的命题 ,海外华文媒体也不例外。现在海外华文媒体一谈到新媒体转型 ,想到 的就 是在微博、微信 、抖音等开账号,这些虽然是海外华侨华人 的主要应用 ,但毕竟 是国内 的中文新媒体平台,受众也只是中文读者 。在这些平台上扎堆用力,也算是一种“内卷” 。因此 ,要鼓励和引导海外华文媒体向外语 、海外社交平台延伸,充分发挥他们在外的特殊作用 。

  那么 ,海外媒体如何抓紧转型升级创造性地传播好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的胡正荣认为 ,国际传播要做到更有效,需要做到:一 是要具备国际观。一条新闻即使是内宣 ,也要充分考虑发布后在国际上会产生哪些影响。二是要有良性的国传运行体制和机制。三 是要启用大量具有丰富海外经验、熟悉现代国际传播 的人从事国际传播工作 。比如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它在开台 的时候聘请了大量长期在美国生活、有俄罗斯背景的人 ,这奠定了 RT  的成功。海外华文媒体也要有这样的魄力 ,对国外 的记者也可以适当用一些 ,因为他们更了解国际通行的话语体系 。

  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影响力 、公信力。因此海外华文媒体 的国际传播也要全媒体出击,要充分利用海外的社交媒体,比如在 Facebook 、Twitter 等海外社交平台上充分发声 。不仅要有官方媒体 的声音,更要有民间的声音、网友的声音 。同时讲故事要多元化 ,可以有高大上的内容 ,也一定要有小故事。通过普通人感知自己身边 的故事讲中国故事 ,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李子柒就是用亲力亲为 的视频故事让西方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孝敬传统文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2021年11月19日在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发言指出 ,讲好中国故事,要注重以小见大 ,全方位 、多角度诠释中国发展成就 。要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找到中外利益交汇点 、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找准国际交流的公约数 ,用西方受众听得懂 的语言 、听得进 的方式 、听得信 的内容,让中国叙事成为世界叙事和国际共识 。要注重展示普通中国人 的生活 ,用小切口展现大格局,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力争将我国发展成就的硬事实,在境外新媒体平台上实现软着陆 ,展示一个真实 、立体、全面的中国,用接地气 的方式去塑造可信 、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形成客观正面 的中国观 。

  去年以来,中新社在国际传播中主动设置议题也值得华文媒体借鉴 ,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报道中 ,中新社策划推出《外国友人与中共》和《外眼看中共》等专栏稿件,借境外 、党外的“外嘴”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报道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2021 年伊始中新社又推出学理型融合专栏《东西问》 ,聚焦文、史 、哲、政 、经 ,以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重点 ,创新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 。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到《东西问》专栏的议题设置 ,中新社一直坚持“官话民说 、硬话软说 、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中话西说” ,努力以事明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最易被海外受众认知、理解和接受 的语态,回答外界 的疑惑与关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结语

  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一是要讲清中国和平崛起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动力,切实回应国际社会 的关切和疑惑 。中国和平崛起“故事”的核心 ,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 ,在于中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 是要把中国 的成功故事,同世界各国的利益结合起来。中国 的发展 ,不仅将惠及中国 ,也将惠及世界各国 。这个故事讲清楚了,才会使中国故事成为全世界 的“故事”,才能真正“入耳” 、“入心”。在讲故事的时候 ,要遵循国际新闻传播规律 ,尊重宗教经典,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 的时候,尊重别人 的宗教仪式 ,尊重别人 的社会风俗和伦理道德,只有彼此尊重,才能更好地讲故事,让对方听进去故事。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年轻化的趋势,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根据受众特点 ,结合互联网思维提高传播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唯有如此 ,才能引导各国民众在感受当代中国发展 、感知中华文化魅力中,理解中国 、亲近中国、认同中国 。“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互惠共赢的理念才能接地气 ,融通中外,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中国和平发展观才和世界民心相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深入人心。

  国际传播界·2022年 第1期

交叉融合、双向互动 :西方史学新趋势之分析******

  作者:王晴佳(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 ,西方史学界推陈出新,出现了不少新变化 ,足以证明历史学这一传统学问,正在不断革新和更新。依笔者管见 ,这些变化或许可以用本文 的正题来略加概括 。“交叉融合”指的是新兴史学流派层出不穷 ,但相互之间又没有明显 的界限 ,而是呈现借鉴融合之势 ;“双向互动”指的 是专业史家与读者之间,产生了远比之前更为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不过为了清晰阐明这两种最新趋势,我们或许还得从一个多世纪之前谈起。

  众所周知 ,历史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走向职业化 ,其标志是专业历史学会和专业历史刊物 的建立和出版。一批志同道合 的学者 ,以历史教学和研究为业 ,通过学会活动和专业刊物,相互切磋、交流,以期增进历史知识的获取和呈现 。史学工作者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圈,历史学亦变成一门独立自主 的学科。19世纪末于 是出现了两本史学方法论 的著作:德国史家恩斯特·伯伦汉 的《史学方法论》和法国史家朗格诺瓦 、瑟诺博司 的《史学原论》 ,指导历史从业者如何习得和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本领 。

  也正 是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历史学开始受到其他学科(经济学、地理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的挑战和洗礼 ,经历了一个“社会科学化”的过程 。这一“社会科学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些史家不满德国兰克学派所代表的 、以批判和核实史料为主的历史书写模式 ,希望借助社会科学的方法 ,对历史演变的过程做更为宏观 的概括和解释 。兰克学派提倡运用档案史料,其研究重心便自然以政治史 、军事史为主 ,而如果希望对整个社会做综合的描述,那么档案史料就不敷使用了。20世纪初出现 的历史学“社会科学化”代表了一个国际性 的潮流,德国有卡尔·兰普雷希特 、美国有“新史学”派如詹姆士·鲁滨逊等史家,英国有亨利·巴克尔,法国则由亨利·贝尔首倡 、而1929年崛起 的年鉴学派集其大成。这一“社会科学化” 的哲学前提是实证主义,其意图 是在确证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 的演变做广博的综合解释 。换言之,他们不满足只 是核定史料 ,然后据此直书,就一个重要人物 的某个或几个事件,讲述一个故事 。年鉴学派自称有三大“敌人”:政治史 、事件史和人物史,由此可见其突破 、创新的志向 。

  从后世 的眼光考察,正 是这一“社会科学化”的潮流,促使史学界不同流派 的出现 ,如经济史、文明史、思想史等。二战之后,史学界流派纷呈的态势更为明显 。若以美国为例,“新史学”所倡导的思想史在20世纪60年代一枝独秀,而大西洋彼岸 的英国则由马克思主义史家带领,开展了“眼光朝下” 的劳工史、社会史的研究。到了70年代 ,美国亦掀起了社会史、劳工史研究 的热潮 。此时的法国史坛 ,年鉴学派独霸天下 ,代表人物费南德·布罗代尔以提倡“长时段”名世,成功地实践了超越“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 的目标。布罗代尔的弟子如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甚至提倡不再以个别人物 的事迹作为历史书写的对象。为了对一个社会做“全体史”的综合分析 ,计量方法得到了青睐 。计量史学在70年代一度大有独领风骚之势。在兰克学派的大本营德国,二战之后也出现了新 的变化 。譬如基于比勒菲尔德大学 的史家竭力赶超欧美同行 ,从事社会史抑或“历史 的社会科学”的研究 。

  饶有趣味 的是,也正是在历史学大踏步走向社会科学化的70年代,一股与之志向和取径颇为不同 的潜流渐渐涌现 ,那就 是新文化史(有些地方亦称新社会史)和妇女史 的实践 。具言之 ,20世纪60年代 的史家出于描绘和解释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提倡“眼光朝下”,为处于边缘(比如女性)和下层(比如劳工) 的民众发声 ,为其写史,这些尝试 ,并不为一个流派所限 。举例而言 ,北美著名史家娜塔丽·泽蒙·戴维斯 的《马丁盖尔归来》,被誉为新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之一 ,但就其内容而言,又可以归属于妇女史,因为其中的主角是盖尔之妻贝特朗 。盖尔夫妇和冒名顶替的“盖尔”三人又都属于社会下层 ,因此将该书视作史家“眼光朝下”的一个实践,亦十分恰当 。意大利史家卡洛·金兹堡 的《奶酪与蛆虫》,也是新文化史 的一个范例,同时也被称为“微观史”这一流派的开创之作 。与戴维斯的取径类似,金兹堡从一个磨坊主 的言论着手,以小见大,窥视和描述19世纪欧洲人宇宙观 、世界观 的变化,同样展现了“眼光朝下”的视角 。上面已经提到 ,马克思主义史家首先提倡史家为普罗大众写史 ,譬如“眼光朝下”这一提法的首倡者就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家爱德华·汤普森。汤普森的名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无疑探讨的 是一个社会变动 、变革 的大问题,但他描述的主角不但是处于下层 的劳工,而且还从文化 的角度分析“阶级意识”的形成。汤普森 的著作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文化转向” 的代表作品,而这一尝试又与新文化史的关注点有着一定 的可比性 。

  以妇女史的发展来看 ,流派之间 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妇女史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是妇女研究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常兼涉法律 、政治、社会 、人文 、思想等诸方面 。1986年 ,劳工史出身转入妇女史研究的琼·W·斯科特发表了《社会性别 :一个有用的历史研究范畴》 ,又将妇女史扩展到社会性别史 ,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史研究与其他流派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近年史学界出现的男性史的新研究 ,便 是其中的一个结果。

  同时 ,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 的开展,还推动了家庭史、身体史 、儿童史和情感史等诸多新流派的兴起 。这些新兴流派都将历史研究关注 的对象 ,从之前的公领域转向了私领域,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区分和界限。上述流派亦采用跨学科的方法 ,如家庭史 的开展,与社会学关系密切。身体史 、儿童史、情感史乃至最近20年发展起来 的“深度史学”和神经史 ,不但采用了诸如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而且还借鉴了神经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的研究。由此缘故,这些流派之间 的界限颇为模糊,比如情感史的研究 ,必然包含身体 的层面,因为情感的表达,通常会诉诸肢体动作和语言 。在开展情感史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事相关 的感觉史研究;后者更与身体史的研究密不可分,几乎就 是其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如果说历史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和跨学科 ,促成了史学流派之间的融合,那么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环境史 、气候史、动物史 、“大历史”和海洋史等一系列探讨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关系 的学派。从其命名而言 ,读者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 的研究手段 ,必然会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同时 ,这些流派之间 的相互关系 ,可以说是亲密无间 、难分彼此。2022年8月在波兰的波兹南市举办 的第23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其主题发言 的重点 是“动物史和人类史的交互演进”,共有四个场次 ,分别是“动物的主体性”“人类记录中 的动物”“动物的展现”和“野生和家养动物的管理” ,后两场都涉及动物在人造和自然环境中 的活动 。而环境史 、海洋史和气候史等流派之间,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与“大历史”的研究初衷相似 ,希望弱化人类在历史上 的中心地位 ,走向“后人类 的史学” 。上述例子充分表明,当今史学界各个流派之间 的借鉴和融合 ,已经达到界限不分 、畛域不明 的程度了。

  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史学界“眼光朝下” 的思潮,加上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大幅度革新 ,还带来了一个重要 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历史知识的获取和表述 ,已经出现专业学者和读者之间密切互动 的局面 。如上所述 ,19世纪下半叶历史学走向职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知识 的深化和历史研究的学术性 ,与此同时也造成历史著作与读者之间产生一条明显的沟壑 。历史学家希望成为人类过去的代言人 ,但其著作对于普通 的阅读者来说,艰深难懂、枯燥无味。这一现象与18世纪史学大家爱德华·吉本 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既可以让学者在其书房研读,又能放在仕女的梳妆台上 的情形,迥然不同了。

  历史学 的职业化在今天并无改变,对史学工作者的考核还出现日益加强之势,但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 ,专业学者与读者之间 的互动,也出现了彼此积极沟通 的趋向。譬如新文化史家 的作品,在史学家劳伦斯·斯通眼里 ,就代表了历史学中“叙述的复兴” ,因为其内容的铺陈颇具可读性 。上面提到的《马丁盖尔归来》《奶酪与蛆虫》和勒华拉杜里 的《蒙塔尤》 ,情节曲折生动,很具吸引力。另一位当代新文化史的名家彼得·伯克,著述不辍 ,文笔清新,亦反映了作者注重文字表达、普及知识 的意图。

  这一“双向互动”趋势的出现,并非史学工作者 的一己之力或一厢情愿 ,而 是有着双方 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新科技 ,当下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已经今非昔比。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 的记忆研究和公众史热潮,便是显例 。它们都试图在专业史家 的视角之外或之下 ,自下而上地提供有关过去 的知识,从原来 的历史知识受众转变为历史知识的参与者 。记忆与历史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张力 :历史学者希图保持记忆,不让其遗忘,但其保存的方式,又自然和必然带有某种选择性。法国学者莫里斯·阿布瓦赫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集体记忆” 的概念 ,试图将人们对过去 的记忆,不再局限于近代历史学提供 的框架中 ,而其同胞皮埃尔·诺拉在70年代主持的《记忆之场》的大型项目,异曲同工,希图从各个方面扩大人们对过去 的认知。自那时开始 ,记忆研究在各国蓬勃兴起,既丰富了人们对过去 的认知,也对历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和互补作用 。

  公众史研究 的开展 ,则 是历史学“双向互动” 的又一个范例,已经在国际史学界蔚然成风 。从事和推动公众史研究的人士同时包括了专业史家和业余历史爱好者或志愿者 ,其研究手段也颇为多样,从文献资料整理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存,全面展开 ,充分体现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密切交流 。总之 ,当代西方史学界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展现出历史学这一古老学问历久弥新 的魅力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14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