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计划群 - 企业百科
每日彩票代理2023-11-19

陕西临潼 :“兔子哥”的致富经******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三合

  2月1日清晨 ,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浩民养殖场上班 的何寨街道村民陆续走进厂区,经过一系列消杀防护 ,在兔舍中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

  “这几天正是种兔产完兔仔需要精心照顾的关键阶段,大家伙儿都忙着伺候兔子‘月子’呢 !”浩民养殖场负责人付红伟介绍 ,养殖场除了常见 的伊拉 、伊高乐、大耳白等肉兔类品种 ,还有荷兰侏儒兔 、迷你垂耳兔 、熊猫兔 、花巨兔等宠物兔品种。

  “每只种兔平均每45天就可以产下10只左右 的幼兔 ,幼兔出生65天至70天后能长到4斤半至5斤半 ,就可以出栏了 。”讲起这些日日挂心的兔子时 ,付红伟有说不完的话。

  “以前 ,肉兔都 是散养 的 ,集中养殖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增加收益 。”自幼就喜欢饲养动物的付红伟 ,瞅准了兔子繁殖能力强 、养殖周期短、产业见效快 、市场好 的特点 ,也希望用自己 的爱好实现更多的价值 。

  2019年10月 ,付红伟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场,成了村民眼中的“兔子哥” 。

  “目前,养殖场占地75亩 ,有兔舍13栋、种兔6000只 ,年出栏量达40万只 ,按照现在每斤11元的市场价 ,收益可观。”付红伟说 ,现代化养殖场建成后,已发展为集肉兔养殖与销售 、种兔生产与经营、饲料生产与销售,及技术服务提供为一体 的综合性农牧企业,产值在500万元左右,常年固定用工20多人,带动周边地区群众务工致富 。

  在兔舍,身着工作服的饲养员周小香正干得起劲 。“以前就靠种地和打零工 ,收入不稳定 。自从这个基地建起来后 ,我就来这里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外还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周小香满意地说,村民们不仅可以在家门口 的养殖场就业 ,还可以领取兔苗代养,在养兔产业 的带动下,很多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在“兔子哥”付红伟的带动下 ,小小 的兔子养殖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打产业 。据了解,2022年,养殖场每月兔子的销售量大约有15000只,全年帮助村民代销肉兔约10000只 ,还远销至四川、重庆 、广东等地。

  规模化养殖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 ,更让付红伟尝到了科学养殖带来的甜头。走进养殖场内,环境控制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肥发酵池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兔粪含有丰富 的氮、磷、钾 ,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是用作有机肥料 的优质选择 。但过去兔粪处理一直 是肉兔养殖 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付红伟成立了西安三民农业循环发展有限公司,建起50亩的蔬菜大棚基地 ,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综合项目,将兔粪集中收集 ,进行无害化加工处理 ,为蔬菜等种植业发展提供有机肥料 。

  “芥蓝苗每斤8元、冰草每斤6.5元……现在养殖场不仅肉兔供不应求,蔬菜基地也因为施用兔粪有机肥,生产的优质蔬菜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 的认可 。”付红伟介绍 ,养殖场每天产生的兔粪“原材料”除了供蔬菜基地发酵使用,多余 的还由有机肥厂上门收购,每天额外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兔粪变废为宝,实现了兔粪 的资源化和减量化,也作为天然有机肥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质量保障。

  “我们的农业目标就 是探索走出一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拉长产业链条,让更多 的人享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 的成果 。”谈及未来,付红伟还有很多宏伟梦想,今年8月将完成养殖场二期建设 ,并尝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发展“畜牧+旅游”新业态 ,将兔子养殖拓展至旅游、研学,让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兔”飞猛进 。(光明日报)

每日彩票计划群

丰收是最好的论文 大学青年教师下田助粮食增产******

  这个冬天,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教研室主任魏文武正在挑战一个新纪录 。

  夏收之后,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 的良田里 ,农户种上了萝卜、芥菜、泽泻等蔬菜和中药材,来年春天再种下水稻。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是人们按照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摸索出来的最优方案。

  现在 ,魏文武要尝试 的是“一年三季”。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2月泽泻收获前一个月左右播种小麦 ,来年5月收割小麦后种水稻 。如果试验成功 ,将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意味着农民会有更多 的收获 。

  推动粮食提质、增产、增效, 是这名大学教师从教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 。特别是2018年以来 ,魏文武团队 的一批中青年教师依托眉山市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借力“一优两高”生产竞赛 ,推动粮食生产不断创造新纪录。

  “一优两高” 是指优质 、高产 、高效 。眉山 的这场生产竞赛由当地政府发起,行业 、企业 、高校 、农户多方参与。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生产竞赛 的组织任务 ,魏文武担任竞赛专家组副组长。

  这 是一项贯穿全年 的系统任务 。魏文武介绍 ,除了组织竞赛外 ,团队教师还要负责新品种 、新技术的试验 、示范和推广 ,对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每年,魏文武团队向各地种业企业征集几十、上百个新品种,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中试基地开展试验,根据中试结果 ,挑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再进行更大范围的种植示范,并组织种粮大户观摩。

  “种粮大户会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选择中意的品种 。”魏文武说,在这个环节 ,学校团队 的任务就 是帮农户选种质资源。

  农户选中新品种开始种植后 ,魏文武团队迎来了第二个环节 的工作 :技术服务。他说,新品种大面积种植过程中 ,团队要协助农户把技术方案贯彻下去。“这就 是我们专家组存在的价值”。

  “一优两高”竞赛吸引了很多种粮大户的参与。太和镇金光村90后种粮大户徐杰说 ,这个过程充满挑战性 ,除了产量、品质等数据指标外 ,大赛还会现场蒸煮米饭,由专家 、农户品尝,对口感进行打分,俨然一个“比武”现场。

  技术研究工作并不轻松 。每年3月至8月水稻生产季 ,魏文武平均每周有两三天在基地 的田里 ,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收集数据等。特别 是收获季节,面临繁重 的测产等任务 ,魏文武团队有几十名师生天天在田间忙碌。

  因为经常下田,他车子的后备厢里常年放着一双筒靴 ,以备不时之需。暑假在田里做试验时,团队老师和同学们都在一起 ,亲力亲为。

  “热!累 !”这 是该学院2020级学生张昶维对今年暑假 的总结。当时 ,四川盆地遭遇了历史上罕见 的高温干旱天气,张昶维等20多名学生加入测产团队,验收今年的粮食生产成果 。

  学生们试图用抹防晒霜来抵御阳光 ,但发现用处不大 ,最后只戴了袖套 ,防止割伤 。暑假 的这段经历 ,让在城市里长大的王杰平感受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也“对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下田,是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虽然专业名称里带着“现代”两个字 ,但魏文武认为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 ,下田永远都应该是农学专业学生 的“必修课”,这 是他们认识农业的关键一环。

  团队里的青年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通过组织“一优两高”生产竞赛以及接地气 的研究工作 ,魏文武团队每年都有论文成果发表,也锻炼了包括90后青年教师在内的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

  近年来,魏文武团队 的多项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587.20万亩,最高单产达到969公斤/亩,创造了四川平原浅丘水稻高产纪录。机插秧“基缓追速”施肥技术减少了施肥次数 、施肥量,并显著提高产量,仅施肥管理一项的节本增效就超过80元/亩 。

  截至目前,通过“一优两高”水稻新品种试验 ,魏文武团队累计完成340余个水稻品种的多年对比试验,筛选出40个适种该区域的优质高产品种,推动区域优质水稻占比由2012年 的不足12.45%增长至2021年 的86.55%,解决了本区域水稻产量不高 、品质不优的问题 。

  今年8月,魏文武被评为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 。作为来自高校 的获奖者,魏文武认为 ,如果科研工作不融入粮食生产过程中,就谈不上学有所用。因此他更看重技术推广之后给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带来的实际改变。

  他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比发表论文更令人喜悦 。”

  (中国青年报 记者 王鑫昕)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