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走势图|每日彩票邀请码
每日彩票客户端下载2024-01-03

东西问 | 刘宏:“本土化”与“跨国性”交织 ,新加坡华人新移民身份认同如何嬗变 ?******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题:“本土化”与“跨国性”交织 ,新加坡华人新移民身份认同如何嬗变 ?

  ——专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

  中新社记者 吴侃

  作为华人占多数的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国家 ,新加坡对于思考华人新移民社会认同和跨国主义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个案 。近年来中新两国合作不断深化 ,在带来巨大经济机遇的同时 ,也使当地社会对华人新移民更关注 ,推动并强化独特 的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成为新加坡族群政策的重中之重。

  在新加坡“多元一体”的族群政策下,近十年来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认同产生了怎样 的变化?华人新移民的“本土化”与“跨国性”进程如何交织互动 ?中华文化如何影响华人身份认同的构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近日就此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新加坡“多元一体”的族群政策有怎样的背景 、内容和特点?新加坡 的“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何不同 ?

  刘宏:我认为新加坡的族群政策体现了“多元一体” 的特征和追求。“多元一体”这个概念 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来 的,他从三个层面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特点 :56个民族 是基层 ,中华民族是高层;汉族在从分散的多元向一体转变过程中扮演了核心凝聚作用 ;不同层次 的认同并行不悖 ,各自发展自身特点 ,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

新加坡街头的春节灯光秀。Ore Huiying摄

  新加坡 的“多元一体”跟中国有些类似,但也存在显著差别 。新加坡是中国以外唯一一个华人占多数的多元种族国家。华人占总人口的75%左右,但华人及其语言文化并未作为从多元到一体 的凝聚者 ,新加坡在保留多元种族语言的基础上 ,采用英语作为通用语并以多元文化为核心来凝聚整个国家 。易言之,新加坡的“多元一体”,“多元”是种族 、语言、文化 、宗教上 的多元 ,“一体”是指一体的国家身份认同。这不仅 是多元族裔社群融合 的基础,也构成国家对新移民社群 的总体政策框架 。

  新加坡政府 的移民政策有两个逻辑,一 是经济和人口逻辑,新移民可以补充对新经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的人力资本,也能协助应对持续 的低生育率带来的挑战。二 是政治和身份认同驱动 的逻辑 ,它要求新加坡确保新移民紧密地融入本国具有多元种族特征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

  以上述两种逻辑为考量,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新移民的政策 ,全力推动包括华人在内的新移民融入多元种族社会中 ,推动并强化独特的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同时也鼓励他们与中国及其他海外华人社群建立跨国商业网络。

    新加坡唐人街。Newscom/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华人新移民在建立独特的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 的过程中 ,同时面临“本土化”与“跨国性”两个进程,这两个进程如何交织互动 ?

  刘宏:新移民移居海外后 ,同时面临着两个社会进程 ,即“本土化”与“跨国性” 。本土通常指海外移民的移居地,本土化指华人移民因适应海外移居国社会而产生 的一系列调适与变迁 。跨国性是移民形成并维持其连接移居国与祖(籍)国 的多重社会关系的机制和过程 。

  在新加坡,华人新移民 的本土化与跨国性 是并行不悖 的 ,二者并非“零和游戏” ,而 是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华人移民在努力融入移居国的同时,也在家庭、生活、事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本土化与跨国性 的深度和重要性并非完全相同,华人新移民还 是以融入新加坡社会为主要导向和目标 。

  我们所说 的“双重嵌入”是将社会学 的“嵌入”这一概念置于移居国和祖(籍)国双重视野之下,探讨新移民的本土化和跨国性这两大进程如何彼此交织与互动。以新加坡华人群体中的新移民企业家为例 ,推动新移民企业家在新加坡和中国的双重嵌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

  一是新中两国相对开放和不断改善 的移民政策 。作为移民国家,新加坡一直在接受移民 ,随着新加坡移民人口不断增长,新加坡政府也加快推动新移民融入本土社会 的步伐。二 是新中两国相邻 的地理因素和不断提升的经济合作环境 。新加坡政府奉行开放型经济政策,注重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于华人新移民以及与中国在经济上联系互动持积极态度。近年来中国政府的招才引智和引资工作也不断完善,针对海外华人投资创业有一些扶持政策 ,鼓励他们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三是新移民企业家与老一代华商相比,有更强的双重嵌入的意愿和能力 。

    新加坡民众来到寺庙向观音菩萨祈福。NurPhoto/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 :新加坡华人社团在帮助华侨华人融入住在国社会和搭建与祖(籍)国联系方面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

  刘宏 :海外华人聚集区会自发形成华人自我管理的社会形式 ,组成华侨华人联合会、华商会 、同乡会等社团。传统的华人社团大多 是基于地域和亲缘成立的 ,而新移民社团成员来自中国不同区域 ,社会背景更多元化,也更具包容性 ,华人社团在帮助新移民融入住在国和联系祖(籍)国两方面都起到作用 。

  新加坡最大的华人新移民团体华源会成立于2001年,其使命包括协助会员更好地融入新加坡 的多元种族社会、助推新加坡与中国的商业贸易合作等 。我对华源会成立以来至2019年期间举办 的263项活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 ,与融入当地有关和与祖(籍)国有关 的活动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以前者更为显著。成立于2000年的新加坡天府会也有类似的发展轨迹 。虽然天府是四川 的别称,但其会员来自中国各地 ,天府会各类活动也注重将帮助会员融入住在国和加强会员与祖(籍)国的联系相结合 。

  作为全球化浪潮与跨界商业网络日益发展的一个方面,新移民社团也推动了制度化网络 的建构 。自1990年新中建交以来,特别 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两国经济关系发展迅速 ,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移民社团能更有效地推动两国间交往 ,在跨国商业网络建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使华人新移民企业家可以充分发挥了解两种制度、两种文化 的优势,进而成为中国企业在地化的合作伙伴 ,同时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带到中国 。

华人在新加坡跳广场舞 。朱迪锋 摄

  中新社记者 :如何理解华人 的“社会认同”?近十年来新加坡华人 的社会认同产生了怎样 的变化 ?中华文化如何影响华人身份认同的构建?

  刘宏:谈到社会认同,其经典 的定义 是“一个社会 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 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 ,它 是团体增强内聚力 的价值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 ,新加坡华人社群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身份认同问题,即如何在全球化时代 、在这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 的国家中 ,塑造、培育和强化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和内部凝聚力。

  近十年来,在新加坡政治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华人新移民 的社会认同发生了一些转变 ,在延续此前 的多元性特征同时 ,其重心日益向本土认同转移 。与此同时,祖籍地联系以及全球商业网络依旧发挥着不可忽略 的作用。

新加坡中学生参观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基地——新加坡晚晴园 ,了解辛亥革命历史 。苏丹 摄

  这种变化其实 是很自然 的现象 ,大部分 的新加坡华人在当地出生 ,与祖(籍)国和家乡的地缘联络有所减弱 ,但文化上 的牵绊依然重要 。例如,新加坡移民局2022年5月底取消了新生儿出生证上的父母籍贯标识 ,在接到很多民众特别 是华人民众和社团 的反馈后,移民局决定9月1日起把籍贯这一包含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标识重新加上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对华人的影响是深刻且长久的 ,新加坡华人社会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其文化融入了住在国和东南亚的因素,呈现出本土化特点 ,形成了有特色 的华人文化,表现在语言、文化、习惯 、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比如华人依然保持着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惯 ,但节俗中已融入了住在国文化特征(如捞鱼生 的传统);语言方面 ,新加坡华人日常使用华文时也会加入一些英文或马来语词汇等 ,逐渐形成植根于多元种族社会中 的充满活力 的新加坡华人文化。同时 ,政府也认同华人文化 是新加坡社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方式注重保留、传承和推广中华文化。(完)

  受访者简介 :

   刘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社会科学学院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系陈六使讲席教授。他 的研究领域包括亚洲治理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国际移民和全球人才管理等 。他已出版20多部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 。中文近著包括《跨界治理的理念与亚洲实践》(2020) 、《国际化人才战略与高等教育管理》(2020) 、《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2022) 、《移动的边界——跨国文化 、教育与认同的政治》(2022)。

每日彩票走势图

国家发改委谈今年物价走势 :保持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中新网1月12日电(中新财经 吴家驹)春节即将到来 ,中国进入传统消费旺季 。当前 的物价形势如何 ?如何保障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国家发改委12日就稳物价有关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2022年CPI上涨2% 大幅低于欧美等国家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 ,全年上涨2% ,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 、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 、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10%(1—11月份)的涨幅 。国际胀 、国内稳,对比十分鲜明。

  2022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下降1%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介绍 ,2022年全年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8%,明显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10%左右的涨幅。国内外粮价涨幅对比更加明显 ,国际小麦 、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 ,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 ,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资料图:民众在大型超市内购物。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2022年发放物价补贴约65亿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伴学介绍,2020年以来 ,各地累计发放物价补贴约37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3亿人次;其中2022年发放物价补贴约65亿元 ,惠及困难群众约2亿人次,对缓解物价上涨影响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23年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2023年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 ,展望2023年,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 ,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 ,生猪产能合理充裕 ,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 ,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资料图 :超市员工在整理猪肉。 张云 摄

  预计2023年生猪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

  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形势会怎样 ?万劲松表示 ,我们关注到 ,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各方分析认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区间 ,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市场动态 ,按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如何保障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 ?

  牛育斌表示,春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此前工作基础上 ,结合形势发展变化,近期又会同有关部门对节日期间保供稳价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从近期调度情况看 ,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储备充实 ,市场价格平稳有序,能够保障广大城乡居民节日期间消费需求 。”(中新财经)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