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论坛 - 百度百科
每日彩票下载2023-04-29

交叉融合、双向互动:西方史学新趋势之分析******

  作者:王晴佳(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 ,西方史学界推陈出新 ,出现了不少新变化,足以证明历史学这一传统学问,正在不断革新和更新。依笔者管见,这些变化或许可以用本文的正题来略加概括。“交叉融合”指的是新兴史学流派层出不穷,但相互之间又没有明显 的界限,而是呈现借鉴融合之势 ;“双向互动”指 的是专业史家与读者之间 ,产生了远比之前更为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不过为了清晰阐明这两种最新趋势,我们或许还得从一个多世纪之前谈起。

  众所周知,历史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走向职业化,其标志是专业历史学会和专业历史刊物 的建立和出版。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 ,以历史教学和研究为业,通过学会活动和专业刊物,相互切磋 、交流,以期增进历史知识的获取和呈现 。史学工作者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圈,历史学亦变成一门独立自主 的学科 。19世纪末于是出现了两本史学方法论 的著作 :德国史家恩斯特·伯伦汉 的《史学方法论》和法国史家朗格诺瓦 、瑟诺博司 的《史学原论》,指导历史从业者如何习得和掌握历史研究 的方法和本领。

  也正 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历史学开始受到其他学科(经济学 、地理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的挑战和洗礼 ,经历了一个“社会科学化” 的过程 。这一“社会科学化” 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些史家不满德国兰克学派所代表 的 、以批判和核实史料为主的历史书写模式 ,希望借助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演变 的过程做更为宏观的概括和解释 。兰克学派提倡运用档案史料 ,其研究重心便自然以政治史 、军事史为主,而如果希望对整个社会做综合的描述 ,那么档案史料就不敷使用了 。20世纪初出现的历史学“社会科学化”代表了一个国际性的潮流 ,德国有卡尔·兰普雷希特 、美国有“新史学”派如詹姆士·鲁滨逊等史家 ,英国有亨利·巴克尔 ,法国则由亨利·贝尔首倡、而1929年崛起 的年鉴学派集其大成。这一“社会科学化” 的哲学前提 是实证主义 ,其意图 是在确证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演变做广博的综合解释。换言之,他们不满足只 是核定史料 ,然后据此直书 ,就一个重要人物的某个或几个事件 ,讲述一个故事。年鉴学派自称有三大“敌人” :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 ,由此可见其突破 、创新 的志向 。

  从后世的眼光考察,正是这一“社会科学化”的潮流,促使史学界不同流派的出现,如经济史、文明史、思想史等。二战之后 ,史学界流派纷呈 的态势更为明显 。若以美国为例,“新史学”所倡导的思想史在20世纪60年代一枝独秀 ,而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则由马克思主义史家带领,开展了“眼光朝下”的劳工史、社会史的研究。到了70年代,美国亦掀起了社会史 、劳工史研究的热潮 。此时的法国史坛 ,年鉴学派独霸天下 ,代表人物费南德·布罗代尔以提倡“长时段”名世,成功地实践了超越“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 的目标 。布罗代尔的弟子如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甚至提倡不再以个别人物 的事迹作为历史书写 的对象 。为了对一个社会做“全体史”的综合分析 ,计量方法得到了青睐。计量史学在70年代一度大有独领风骚之势。在兰克学派的大本营德国 ,二战之后也出现了新 的变化 。譬如基于比勒菲尔德大学的史家竭力赶超欧美同行 ,从事社会史抑或“历史 的社会科学” 的研究 。

  饶有趣味 的是 ,也正是在历史学大踏步走向社会科学化的70年代 ,一股与之志向和取径颇为不同的潜流渐渐涌现 ,那就是新文化史(有些地方亦称新社会史)和妇女史的实践 。具言之,20世纪60年代的史家出于描绘和解释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 ,提倡“眼光朝下” ,为处于边缘(比如女性)和下层(比如劳工) 的民众发声,为其写史,这些尝试 ,并不为一个流派所限 。举例而言,北美著名史家娜塔丽·泽蒙·戴维斯 的《马丁盖尔归来》,被誉为新文化史 的开山之作之一,但就其内容而言 ,又可以归属于妇女史,因为其中的主角 是盖尔之妻贝特朗。盖尔夫妇和冒名顶替 的“盖尔”三人又都属于社会下层 ,因此将该书视作史家“眼光朝下” 的一个实践,亦十分恰当。意大利史家卡洛·金兹堡的《奶酪与蛆虫》 ,也是新文化史 的一个范例 ,同时也被称为“微观史”这一流派的开创之作。与戴维斯的取径类似,金兹堡从一个磨坊主 的言论着手 ,以小见大,窥视和描述19世纪欧洲人宇宙观 、世界观的变化 ,同样展现了“眼光朝下” 的视角。上面已经提到,马克思主义史家首先提倡史家为普罗大众写史 ,譬如“眼光朝下”这一提法 的首倡者就 是英国 的马克思主义史家爱德华·汤普森 。汤普森 的名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无疑探讨的是一个社会变动、变革 的大问题,但他描述 的主角不但是处于下层 的劳工,而且还从文化 的角度分析“阶级意识” 的形成。汤普森 的著作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文化转向” 的代表作品 ,而这一尝试又与新文化史 的关注点有着一定的可比性 。

  以妇女史 的发展来看,流派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妇女史研究具有明显 的跨学科特点 ,是妇女研究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常兼涉法律 、政治 、社会 、人文 、思想等诸方面。1986年 ,劳工史出身转入妇女史研究的琼·W·斯科特发表了《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研究范畴》 ,又将妇女史扩展到社会性别史,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史研究与其他流派之间 的交流和互动。近年史学界出现 的男性史的新研究 ,便 是其中 的一个结果。

  同时 ,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 的开展 ,还推动了家庭史、身体史 、儿童史和情感史等诸多新流派的兴起。这些新兴流派都将历史研究关注 的对象,从之前的公领域转向了私领域,打破了两者之间 的区分和界限。上述流派亦采用跨学科 的方法,如家庭史 的开展 ,与社会学关系密切 。身体史 、儿童史、情感史乃至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深度史学”和神经史 ,不但采用了诸如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而且还借鉴了神经医学 、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的研究 。由此缘故 ,这些流派之间的界限颇为模糊 ,比如情感史的研究,必然包含身体 的层面 ,因为情感 的表达 ,通常会诉诸肢体动作和语言。在开展情感史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事相关的感觉史研究;后者更与身体史 的研究密不可分,几乎就 是其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如果说历史研究方法上 的多元化和跨学科 ,促成了史学流派之间的融合 ,那么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 是环境史、气候史、动物史、“大历史”和海洋史等一系列探讨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学派。从其命名而言,读者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 的研究手段 ,必然会借鉴自然科学 的方法 。同时 ,这些流派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说是亲密无间、难分彼此 。2022年8月在波兰 的波兹南市举办 的第23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其主题发言 的重点 是“动物史和人类史的交互演进” ,共有四个场次 ,分别是“动物 的主体性”“人类记录中的动物”“动物 的展现”和“野生和家养动物 的管理” ,后两场都涉及动物在人造和自然环境中的活动。而环境史、海洋史和气候史等流派之间,更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它们与“大历史” 的研究初衷相似 ,希望弱化人类在历史上 的中心地位,走向“后人类的史学” 。上述例子充分表明,当今史学界各个流派之间的借鉴和融合 ,已经达到界限不分 、畛域不明的程度了 。

  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史学界“眼光朝下” 的思潮 ,加上近年来科学技术 的大幅度革新,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那就是历史知识 的获取和表述 ,已经出现专业学者和读者之间密切互动 的局面。如上所述 ,19世纪下半叶历史学走向职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知识的深化和历史研究 的学术性 ,与此同时也造成历史著作与读者之间产生一条明显 的沟壑。历史学家希望成为人类过去的代言人,但其著作对于普通的阅读者来说 ,艰深难懂 、枯燥无味 。这一现象与18世纪史学大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既可以让学者在其书房研读 ,又能放在仕女的梳妆台上的情形 ,迥然不同了 。

  历史学 的职业化在今天并无改变,对史学工作者的考核还出现日益加强之势 ,但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专业学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出现了彼此积极沟通的趋向。譬如新文化史家的作品 ,在史学家劳伦斯·斯通眼里,就代表了历史学中“叙述的复兴” ,因为其内容 的铺陈颇具可读性。上面提到的《马丁盖尔归来》《奶酪与蛆虫》和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情节曲折生动,很具吸引力。另一位当代新文化史的名家彼得·伯克 ,著述不辍 ,文笔清新,亦反映了作者注重文字表达、普及知识 的意图 。

  这一“双向互动”趋势 的出现 ,并非史学工作者的一己之力或一厢情愿,而 是有着双方 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新科技 ,当下历史知识 的普及和传播,已经今非昔比。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记忆研究和公众史热潮 ,便是显例 。它们都试图在专业史家 的视角之外或之下 ,自下而上地提供有关过去的知识 ,从原来 的历史知识受众转变为历史知识 的参与者 。记忆与历史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张力 :历史学者希图保持记忆 ,不让其遗忘,但其保存 的方式 ,又自然和必然带有某种选择性。法国学者莫里斯·阿布瓦赫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集体记忆” 的概念,试图将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不再局限于近代历史学提供的框架中 ,而其同胞皮埃尔·诺拉在70年代主持 的《记忆之场》的大型项目 ,异曲同工 ,希图从各个方面扩大人们对过去的认知。自那时开始 ,记忆研究在各国蓬勃兴起,既丰富了人们对过去的认知,也对历史研究产生了积极 的互动和互补作用。

  公众史研究的开展 ,则是历史学“双向互动”的又一个范例,已经在国际史学界蔚然成风。从事和推动公众史研究的人士同时包括了专业史家和业余历史爱好者或志愿者 ,其研究手段也颇为多样 ,从文献资料整理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存 ,全面展开,充分体现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密切交流 。总之,当代西方史学界出现 的这些新变化 ,展现出历史学这一古老学问历久弥新 的魅力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14版)

每日彩票论坛

刑满释放人员成“励志网红” 到底励了谁的志?******

  挤入流量新赛道 刑满释放人员成“励志网红” 到底励了谁 的志?

  主播王某(化名)把自己的《释放证明书》贴在朋友圈封面上 ,上面写着他的户籍所在地 、犯罪事由和服刑时间 。不知从何时起 ,打开抖音 、快手搜索“刑满释放”,便会看到许多自述刑满释放 的博主 ,用短视频或者直播进行分享和创作 。

  一个新流量赛道悄然出现,运营个人账号 的刑满释放人员们共同踩出一条“浪子回头励志网红”的新赛道 。

  然而,这样的“励志网红”也问题不断。近日 ,小红书平台账号“天郎哥哥”晒出自己 的《释放证明书》并写道“我不会接受别人对我 的施舍……重获新生……希望大家关注我”,得到很多网友支持。但很快 ,有网友发现并曝光其所犯罪行为强迫卖淫罪 。该账号也很快搜索不到 。

  刑满释放人员当主播

  有何乱象

  有人过往罪行被曝光账号被关闭

  上述小红书“天郎哥哥”被曝光其所犯罪行为强迫卖淫罪后,网友纷纷表表示其“不配重新开始”并获得支持和关注 ,认为“这样 的人如果可以做励志网红,真是荒诞至极、令人愤怒” 。

  与此同时 ,在微博拥有账号 的“寻亲男孩今晚有没有哭” 的主播,自述悲惨寻亲经历,称命运坎坷曾误入歧途,进入“社会大学”(即监狱),收获不少同情 。在抖音上吸引了12余万粉丝后 ,“寻亲男孩今晚有没有哭”开始直播带货 ,用偏贵 的定价向女性粉丝卖卫生巾 ,却被发现 、曝光其所犯罪行 是强奸罪——他曾持刀强奸不到15岁 的女性受害人 。消息曝光后 ,群情激愤,众怒难消 ,网友纷纷表示“愤怒至极”“不可容忍”。

  截至发稿时 ,记者在两个平台上均已搜索不到上述账号 。但如果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搜索“刑满释放”,会有大量刑满释放人员经营账号跃入眼帘 。

  有人称没有收入要“养家糊口”

  主播成某(化名) 的直播往往开始得早 ,将近凌晨2点才会结束。成某告诉记者 ,这 是一份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工作,而他现在能找到的其他工作“收入和回报都不成正比”。

  事实上 ,自从有粉丝在直播间告诉王某 ,某抖音账号主播的刑满释放人员身份 是假 的,浪子回头 是其假人设之后 ,王某就把自己的《释放证明书》贴了出来。

  主播王某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 ,他告诉记者,他做视频账号,因为不吐不快 。“一是为了发泄自己心里 的压抑,二是希望别人看到我 的事情之后能够遵纪守法,这是我的初衷 ,监狱里面 的生活真 是太难了 。“

  被问及在账号中直播带货是否抱有赚钱的目的 ,王某是这样回答 的:“我现在没有收入,粉丝告诉我可以挂小黄车 ,别人可以买东西 ,我肯定不排斥赚钱 的机会,就挂了。但也没有为此去讲解商品 ,我连那些商品都没有 。”

  成某告诉记者 ,经营账号全为“养家糊口”,其直播打赏和带货收入有限且不稳定,但“好的时候要比我们这个县城的平均收入高” 。

  出狱后缺乏一技之长 ,工作难找

  王某告诉记者,出狱后,像开网约车 、送快递 、送外卖这样的好工作 ,他都找不到。

  同为“刑满释放”主播 的成某则对记者表示,刑满释放人员大多学历较低且缺少一技之长,在网约车司机等职业将其拒之门外时,最理想 的去处 是不需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的小企业。

  “刑满释放”主播王某和成某都表示自己没有签约公司。成某告诉记者 ,他曾经短暂加入过“工会”——一个帮忙进行策划和推流 的组织,需要分成30%左右。“但是我这个类型太冷门了,很多内容他们都不知道 ,帮不上忙 ,没多久我就退了。”

  成某表示,经历了近10年 的服刑,他并非利用刑满释放这一身份 ,而是因为这是他唯一 的创作源泉 、了解 的内容 。在作为刑满释放人员分享之外,成某也曾尝试运营过亲情有关 的内容 ,但反馈平平。2023年1月12日 ,成某在自己 的账号上发布新视频,表示尽管运营视频账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成某还是希望年后去找一份别的工作,如果工作不顺 ,接下来就要专心做账号。

   是谁在关注他们?

  记者观看直播、参与粉丝群聊发现,在刑满释放博主的直播间 ,有大量服刑人员家属问问题 、和主播互动并打赏 ,他们有许多无法从其他渠道解决 的困惑 ,比如该给服刑人员打多少钱 ,送什么样 的衣服是他们需要 的 。

  主播成某在赌场做“小弟”而后因经济犯罪入狱9年有余 。一个关注者问成某 :“(在服刑的亲友)总说让我不要去,麻烦 ,我该不该去?”成某回答说 :“能去就去,那么说 是怕你折腾、怕你花钱、怕你费事 ,心里肯定 是希望你去看他的 。”

  争论

  抛开公平与否 ,只说社会影响,刑满释放人员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生活而变成一个更严重的罪犯、走上极端 ,社会应该对这种犯过罪 的人有一定 的包容性。

  互联网营销师现在正在全面培训并颁发相关资格 ,以后需要培训和持证上岗。如果不允许有犯罪记录者进入这一行业,对用户价值观的传递和保护将起到一个重要作用。如果有MCN公司以此为流量口,用“刑满释放”做流量去带货,价值观 是不对 的。

  刑满释放人员可当“励志网红”吗?

  刑满释放人员可当“励志网红”吗?对此,不同专家说法并不统一 。

  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陈嘉伟律师对此表示 ,抛开公平与否 ,只说社会影响 ,刑满释放人员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生活而变成一个更严重 的罪犯 、走上极端,社会应该对这种犯过罪 的人有一定的包容性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则告诉记者,主播是一个出现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形象,其代表 的不仅 是一个职业,往往更是需要粉丝和打造人设来进行对外表演的特殊职业。

  2022年4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 的通知》。通知提到 ,一段时间以来 ,网络直播乱象、青少年沉迷游戏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严格规范。通知要求,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 。网络直播平台在主播和嘉宾选用上要严格把关 ,坚持把政治素养、道德品行、艺术水准 、社会评价作为选用标准 。对政治立场不正确 、违反法律法规 、违背公序良俗的失德失范人员坚决不用。

  朱巍表示 ,“现在对一些公众人物,比如说明星偷逃税 、存在私德问题都要予以禁封,那么对网红来讲怎么能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要把底线给划好。”

  2020年7月6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11个新职业,其中互联网营销师下面的“直播销售员”工种成为本次颁布 的国家新职业,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引发关注 。

  “互联网营销师现在正在全面培训并颁发相关资格,以后需要培训和持证上岗 。如果不允许有犯罪记录者进入这一行业,对用户价值观的传递和保护将起到一个重要作用。如果有MCN公司以此为流量口 ,用‘刑满释放’做流量去带货,价值观 是不对的。”朱巍这样说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邓千秋律师则表示,仅仅因为相关人员以“刑满释放”的标签博眼球而施予红包、打赏等,“公序良俗”原则可能成为认定此种情况下的打赏 、发红包等赠予行为无效的理由,但需要具体 、成熟 的司法实践予以明确 ,目前还没有见到相关 的判例。

  而陈嘉伟律师提出 ,在上述引起网友愤怒 的两个案例中 ,刑满释放人员均是强迫卖淫、强奸等不被社会包容的犯罪事由 ,有具体 的受害者和真切的伤害。

  陈嘉伟律师表示,如果刑满释放 的强奸犯在直播中暴露被害人的相关个人信息,或者其他损害到被害人名誉的言论、行为,博取流量,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停止侵权行为,如果 是有公司策划运营,可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在自媒体 、直播中还有其他严重侮辱被害人 、贬低被害人人格 的行为 ,被害人可以“侮辱罪”提起刑事诉讼。

  “针对强奸罪 ,刑罚 是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 。但 是如果再犯侮辱罪,侮辱罪的刑罚是可以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那么刑满释放后在附加刑期限内 ,犯罪人是没有言论自由 的。”

  互联网审核业内人士 :

  利用犯罪事实等进行炒作 、消费的行为 ,都属于平台严厉禁止,比如穿囚服直播 、讲解监狱内容信息、讲述犯罪过程等行为,都在平台 的规则覆盖之内 。

  专家 :直播从业者需重视价值观导向

  朱巍对记者表示 ,“但现在有几十个职业确实 是不允许有犯罪记录的人从事,这也是法律 的规定 。直播相关从业并没有明确 的法律规定 ,但重视价值观导向 。在导向问题上,如果把刑满释放作为一个流量口吸引大家 ,这肯定有问题 。”

  记者检索发现,公务员 、法官、检察官、法院书记员、人民银行行员 、新闻记者、校车驾驶员等职业,针对所有犯罪终身不得从事。而直销员 、导游、出租汽车驾驶员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等职业,则是针对特定犯罪(刑罚)终生不能从事 。

  一位互联网审核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利用犯罪事实等进行炒作 、消费的行为 ,都属于平台严厉禁止,比如穿囚服直播、讲解监狱内容信息、讲述犯罪过程等行为,都在平台的规则覆盖之内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张炎良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