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官网 - 每日彩票官方
每日彩票下载app2022-08-26

每日彩票官网

持续推进“地趴粮”整治******

  农户科学储粮关系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东北三省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 的比重超过26%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凸显。然而 ,东北“地趴粮”现象仍然存在,农户储粮损失仍然较为严重 。

  “地趴粮”是存在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储粮方式,以玉米储存为主 。新收获 的玉米水分大 ,每年秋收之后脱粒之前,农民习惯将新收获的玉米堆放在院子里或者地里晾晒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认为,北方“地趴粮”形成 的主要原因 ,是农户储藏设施缺乏 。“地趴粮”容易被鼠咬虫蛀鸟食,遇到雨雪天气 ,极易发生霉变坏粮 。应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安全储粮 ,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

  建设完善立体储粮设施

  吉林四平市双辽市卧虎镇前六家子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王艳秋今年种了4500亩玉米 ,由于储粮设施投入不足 ,只储存了十分之一左右的玉米穗,其余全部卖掉了。王艳秋说,明年要整村推进“地趴粮”整治,争取把新收获 的玉米尽可能储存起来 ,择机售粮,实现种粮收益最大化 。

  让“地趴粮”站起来 ,折射出农户储粮方式的变化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管理处处长冯锡仲介绍,吉林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根据农户庭院储粮条件和经济状况 ,支持引导农户通过搭栈子 、上楼子 、码趟子以及搭建风道 、建设简洁安全 的钢结构立体储粮装具等方式,实现简易立体储粮;对劳动力不足 的农户 ,鼓励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 、闲置区域等 ,集中搭建立体储粮设施 ;对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利用现有仓储设施资源开展粮食产后服务,为他们提供“即时结算 、延期服务、代烘干代储存”等服务,推动农户储粮方式向“存粮在库”精细化管理转变。

  为减少农户储粮损失,2017年国家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在全国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烘干 、代储存 、代销售 、代加工等“五代”服务 。

  乘着国家政策 的东风,东北主产区持续推进农户安全储粮及推进“地趴粮”整治 。黑龙江高度重视农户储粮减损 ,2018年至2020年期间,推广搭建了农户科学储粮装具11.41万套 ,全部投入使用每年可实现科学棒储玉米226.26万吨、减损6.16万吨。吉林省持续推进农户安全储粮工作 ,截止到2022年11月底,吉林全省农户立体储粮率达到90.5%,计划到2024年底全省消除“地趴粮” 。

  科学储粮实现减损增收

  近年来 ,东北“地趴粮”逐渐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大幅下降。据中国农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团队2022年10月对全国27个省(区市)4548个农户 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东北三省37.11%的玉米种植户收获后没有销售 ,以玉米楼子 、栈子、吊子等储藏方式储存的玉米占25% ;金属仓储存占19.44% ,袋装占15.28%,“趴地”玉米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农户玉米储藏环节平均损失率为4.01%。

  储粮环节是影响农民种粮收益 的最后环节 。现在东北农户摒弃“地趴粮”落后的储粮方式 ,实现立体储粮,可择机择价售粮 ,增强农户市场议价能力 ,实现好粮卖好价 。黑龙江海林市长汀镇平安村村民卞树军告诉记者 ,他今年种了180亩玉米,把玉米穗储存到“玉米楼子”里 ,计划明年夏天再卖,期待卖个好价。

  今年我国粮食再次实现高位增产 ,但粮食紧平衡 的格局未变。冯锡仲说,改善储粮条件 ,消灭“地趴粮” ,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粮食损失,再造“无形良田”,相当于增加了粮食有效供给;降低粮食生霉和坏粮风险,提高粮食品质,相当于提供优质粮源;粮食经过自然通风降水 ,达到安全水分,不需要烘干降水 ,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形成“地趴粮”整治合力

  多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倡议消灭“地趴粮” ,但 是东北地区“地趴粮”仍然存在 ,改善农户储粮条件,降低农户储粮损失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 ,在东北地区推广农户节约简捷高效储粮装具,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 。

  “地趴粮”问题的形成既有地理环境 、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客观因素 ,也有思想行动等主观因素。冯锡仲告诉记者,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地趴粮”整治工作。采取县市自查自评 、省级部门核查和省级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市“地趴粮”整治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地趴粮”形成 的根子在思想 ,症结在储粮设施缺乏。武拉平认为 ,从中央到地方 ,都应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地趴粮”现象。应继续推广玉米籽粒收割 ,对玉米籽粒适当晾晒或烘干后进行销售或储藏。对于不宜或没有进行籽粒收割的农户 ,地方政府应适当支持农户建设玉米栈子或者玉米楼子等简易储粮设施进行离地立体储粮。对于没有较好储藏条件的农户 ,村集体应充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乡村集中储粮点 ,避免储粮不当带来损失 。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 是优质粮食工程的重要内容,为农户储粮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能够有效解决农户储粮难 的问题 。武拉平认为 ,国家应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更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并积极鼓励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合作,不断提升农户科学储粮减损能力 。(记者刘 慧)

有两颗动力“心脏” 的智能船舶来了******

“青港拖1”轮 山东港口供图

  “青港拖1”轮拥有两颗动力“心脏” ,即采用“柴油+电力”双驱动模式 。除了柴油发动机推进系统 ,该船配备的电力推进系统同样能提供最大静水航速11.7节 、最大续航力4.5小时 的动力。通过自主研发 的动力配置方案和转换控制算法 ,操作者使用同一手柄可以操控两套推进系统 ,纯电力推进和柴油机推进两种模式可实现一键无缝隙智能切换。

  混合动力的汽车对于大家来说早已不陌生 ,但混合动力 的船舶却鲜有听闻 。前不久 ,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拖轮——“青港拖1”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启用 ,该船采用传统柴油机推进和电力推进双驱动模式,在纯电力模式下可实现零油耗 、零排放 ,创造了拖轮绿色作业 的新模式,也为航运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 、可借鉴 的经验。

  双驱动模式可实现一键切换

  2022年12月30日 ,“青港拖1”轮从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码头离港,正式启用 。该船长39米 、型宽11.5米、型深5.3米 ,马力为5200匹,采用“自由航行+助泊作业”两种运行模式,主要用于协助进出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大船靠泊 、离泊和移泊。

  “青港拖1”轮拥有两颗动力“心脏”,即采用“柴油+电力”双驱动模式。除了柴油发动机推进系统,该船配备的电力推进系统同样能提供最大静水航速11.7节 、最大续航力4.5小时的动力。通过自主研发的动力配置方案和转换控制算法,操作者使用同一手柄可以操控两套推进系统,纯电力推进和柴油机推进两种模式可实现一键无缝隙智能切换 。

  “‘青港拖1’轮的柴油机推进系统配置2台主柴油机,单机功率1920千瓦;电力推进系统共配置4套磷酸铁锂电池组 ,总容量为2760千瓦时。该船 的启用,将有效解决传统拖船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柴油主机低效能、高油耗 、高排放 的问题。”“青港拖1”轮船长李瑞峰介绍说,在绝大部分工况下 ,该船会优先使用锂电池推进模式作业 ,在满电情况下可支持全船连续作业4.5小时 。

  据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雷介绍,“青港拖1”轮由山东港口青岛港历时18个月自主研发 ,造价约6000万元 ,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 。

  记者了解到 ,“青港拖1”轮已取得中国船级社授予的6个附加标志,分别为智能航行(N) 、智能机舱(M)、智能能效(E) 、智能集成平台(I) 、混合动力Hybrid 、无人机舱AUT-0,并由此成为中国国内首艘取得智能航行附加标志的全回转拖轮 、首艘取得混合动力Hybrid附加标志的全回转拖轮 、首艘取得4个智能附加标志 的全回转拖轮 ,以及中国国内取得智能船舶附加标志最多 的全回转拖轮。

  配备6套人工智能系统

  1月9日凌晨 ,“青港拖1”轮接到作业任务,自镰湾河基地出发,来到青岛港前湾港区 ,与其他拖轮密切配合 ,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协助矿船、集装箱船舶完成安全靠离工作。早上7时许 ,“青港拖1”轮又行驶到青岛港油港港区,投入到20万吨级油船“伊兰特” 的靠泊作业中。

  “‘青港拖1’轮主要在青岛港前湾港区 、油港港区、大港港区进行作业 。港内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 ,航行风险高 ,为此 ,船上配备了6套人工智能系统,能有效保障船上人员、设备与自身航行安全 ,提升港区航行、作业的安全性。”李瑞峰说。

  记者了解到,“青港拖1”轮使用自主开发 的港作拖轮智能化系统 ,该系统可提供4216个数据点 的辅助决策逻辑及解决方案,使船舶 的智能化管理成为现实 。

  “全船共有12568个传感器、6套人工智能建模系统 ,敷设电缆45公里,为常规拖轮的3倍。”“青港拖1”轮总指导电气工程师颜卓翁介绍 ,“青港拖1”轮搭载多元融合态势感知辅助避碰 、拖轮作业辅助航行、机舱“跑冒滴漏”监测 、振动监测、噪声监测 、智能巡检等6项国内首创人工智能系统 ,多项前沿技术首次在船舶上应用 。

  以“青港拖1”轮搭载 的多元融合态势感知辅助避碰系统为例,该系统将微光补偿高清摄像机 、激光测距雷达、超声波雷达进行深度融合 ,采用AI图像处理 、回波点云分布 、杂波图像抑制等多项技术与边缘检测算法相结合 ,实现了集检测距离设定 、高保真图像呈现、距离精确显示 、夜间图像增强等众多功能于一身 。

  “多元融合态势感知辅助避碰系统是符合港作拖轮工况 的最先进辅助避碰系统,可对本船周边的所有目标进行识别、测距并报警 ,确保‘青港拖1’轮安全行驶和作业。”颜卓翁告诉记者 。

  同时 ,配合布于全船 的12568个传感器,人工智能系统可随时提取相关数据对船舶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在保障船舶与航行安全的同时,减少人员依赖 ,使全船配员可低至8人。

  纯电力模式下实现零排放

  记者了解到 ,“青港拖1”轮船舶上层建筑一共有三层,每一层的前壁都 是斜面设计,配合左右驾控台滑道椅设计,能最大限度提高驾驶员视野,保证驾驶员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安全观测 的舒适度 。该船大桅采用变径支撑设计,既简洁美观 ,又保证强度;船首甲板机械做到双缆车双锚机独立操作 ,既互不影响使用,又互为备用。一层生活区内则按照船检规范最新要求,每名船员均设置单独房间 ,配备必要起居设施 ,为船员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生活区内还设置了直通集控室通道。

  此外,绿色低碳是“青港拖1”轮最显著 的特征 ,在纯电力模式下 ,该船可实现零油耗、零排放 。“与传统的燃油拖轮相比,‘青港拖1’轮每年可节约近227吨柴油 ,节省燃油费用120余万元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余吨。”李瑞峰介绍说。

  自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 ,山东港口坚持自主创新,将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作为驱动港口转型发展的首要手段 ,“青港拖1”轮即是山东港口以科技实力强化智慧港口建设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成果 。

  “‘青港拖1’轮的启用,为航运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 、可推广 、可借鉴 的经验,打造了拖轮智慧绿色发展新样板 。目前 ,我们正在规划投用更多 的油电混合智能拖轮 ,并将在新能源化、遥控化 、无人化船舶方向继续开展研究攻关,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张雷告诉记者 。(实习记者 宋迎迎)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