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技巧 - 每日彩票规则
每日彩票软件0311-05-06

每日彩票技巧

东西问丨魏海敏 :虞姬与艳后 ,东西方戏剧中 的女性之美有何不同 ?******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 :虞姬与艳后,东西方戏剧中 的女性之美有何不同 ?

  ——专访梅派弟子、台湾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

  中新社记者 李晗雪

  作为京剧梅派传人梅葆玖 的大弟子 ,台湾京剧艺术家魏海敏不仅在戏剧舞台上呈现了杨贵妃、穆桂英等梅派剧目的经典女性角色,也在新编戏剧中塑造出改编自希腊古典悲剧《美狄亚》的楼兰女 ,乃至传统观念中的“坏女人”——如《金锁记》 的曹七巧。

  从梅派“非仙即后”、高雅纯真的女性角色 ,到跨越文化 、个性迥异的多元女性,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独家专访魏海敏 ,探讨东西 、古今戏剧审美中不同的女性之美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梅派传人,您认为梅兰芳大师如何演绎出中国古典审美中的女性?为何能给人高雅纯真的感受?

  魏海敏 :2021年,我创作独角戏《千年舞台》时,特别以梅兰芳大师《太真外传》中 的杨贵妃与《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两个角色来表达我在梅派艺术中观察到的 、梅大师所创角色的特色 。

  梅兰芳大师生于清末 ,但真正发光是在民国时期 ,京剧已不再 是清宫皇室的禁脔 ,而是直接立基于普通观众了。整个社会求新求变 ,有种不同于旧时代的开放性 。过往旦角在京剧中多为边配,但在梅兰芳为首 的艺术家 的创造下 ,旦成为戏剧的主角 。而男旦,由男扮女那脱胎换骨 的神秘感 ,创造了审美 的距离和风格化 的空间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 的梅兰芳贵妃醉酒造型蜡像 。熊然 摄

  上个世纪20年代 ,娱乐还没有那么多元 ,但已有了唱片,使京剧黄金期 的创作得以流传。1927年 ,梅兰芳大师以《太真外传》 ,在《顺天时报》举办 的评比中获选为四大名旦之一。这出戏光在选材上就非常大胆 ,例如华清赐浴一场,这样“洗澡” 的情节 ,梅兰芳大师竟有办法将之细腻地铺陈演绎为重点场次 。梅大师以完全创新的唱腔 ,细细地铺陈了贵妃 的羞涩情态;华清池水汽氤氲 的氛围 ,将一个绝代美人给后人的想像空间完全展现 。梅兰芳大师是男性 ,他以素裙子和白纱象征了贵妃的裸体 ,将之完全升华成一种视觉的美感 ,满足了观众 的遐想。一段《听宫娥》,唱腔婉转动听,将“色”给雅化了 ,创造出一种高雅雍容的风情万种,令人感到角色的冰肌玉骨,一种骨子里的洁白干净 。

  这种对角色干净本色 的呈现 ,一直到梅兰芳大师 的压卷之作《穆桂英挂帅》 ,依然鲜明。时至1959年 ,梅兰芳已经许久没有创作 ,他从河南梆子戏中取材,将被朝廷冷落多年的老年穆桂英要不要在国家有难时重掌帅印 的心情,转换为极为经典的《捧印》一场 。穆桂英在佘太君 的劝解下,理解到当回归初心、只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 ,过往朝廷 的冷遇抑或二十多年没上战场,都不再是问题。不可思议的是 ,梅大师并不直接以语言表达这心境 的跃升与转化,而 是从《姜维观阵》中吸取灵感,以哑剧 的方式表演 ,纯粹以舞蹈来说明穆桂英 的思虑 。

2004年,梅派名家梅葆玖(梅兰芳幼子)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右)同台表演《穆桂英挂帅》。江建华 摄

  当穆桂英最终唱出“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时,角色澄明干净的心志有难以言说的动人力量。这份纯净 的琉璃心,梅大师毕生都保有 ,也反映在他创造 的角色上。很幸运 的是,《穆桂英挂帅》成为我演出最多的梅派剧目,我也渴望尽到自己那一份纯粹。

  中新社记者 :沉潜于戏曲这项中国古典表演艺术多年 ,您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审美中的女性之美?其与西方戏剧中对女性 的塑造和审美有何不同?

  魏海敏:戏曲对演员有全面性 的要求 ,而不似西方古典表演艺术已划分为歌剧 、芭蕾等,分别以声音与肢体的极致来塑造人物。中国戏曲中 的女性 ,不可能单靠甜美 的嗓音就能满足观众,还必须有视觉形体上的美感,要有婀娜多姿 的身段 。仿佛中国人不相信人 是有限制的 ,对戏曲演员美的要求不仅全面还是全能的 。一切唯美是从 。

参观者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观看“剑舞流芳——梅兰芳经典名剧《霸王别姬》创排100周年专题展”。田雨昊 摄

  此外 ,我有一个很强烈的体会是,东西方对女性“性感” 的认识很不一样。我曾经排过一出《艳后和她 的小丑们》 ,讲埃及艳后的故事。埃及艳后在西方故事里是一个非常美艳也非常有智慧的女性帝王 。我演这个角色时感到,西方语境中女性的“性感” ,其实散发在这个女性的所有面相中,譬如她的说话 、动作。在东方人看来 ,这可能叫做“卖弄”风情,但西方人对身体散发的性感,似乎看作一件很自然的事 。这个性感不 是贬义词,是褒义词 , 是可以在女性身上看到的一种风情。

  而在中国 ,虽然古语说“食色性也”,但我们在各个朝代里 ,为了杜绝男女之间关系 的紊乱 ,似乎始终将“性感”视为“不允许发生” 的,尤其在戏剧当中 。虽然历代诗词里还是可以看到对风月场所女子风情的描绘,但正常人家里面好像绝对不可以谈论这个,我想这是中西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从梅兰芳大师的戏里理解到 的女性美 ,则在于其举手投足间令人如沐春风。比如梅葆玖老师一直跟我说,虞姬的美在于她在项羽眼中的美,即便项羽落魄,她依然笑脸相迎,这种包容、宽厚与温柔才是让项羽觉得迷人的地方 。这大概就是不同文化之下美感的呈现。

2008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左)访问台湾,在台北科技大学演讲时,应戏迷要求表演《霸王别姬》片段 ,其台湾女弟子魏海敏(右)作陪并在一旁认真学习揣摩。耿军 摄

  中新社记者:您近年饰演 的新编戏曲角色中,有“麦克白夫人”“楼兰女” ,也有“王熙凤”“曹七巧”,她们都 是个性非常强烈 、甚至扭曲或狠毒的角色 ,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中常见 的善良、大方 、温婉 的女性人物 。这种演绎体验 是否也给您带来过冲击和矛盾?

  魏海敏 :这些女性角色 ,传统的说法是“坏女人”,于我则更近于有个性的女人。

  首演于1993年 、改编自古希腊悲剧美狄亚 的《楼兰女》 , 是我数十年来一再搬演的新创剧目 。在我年轻、刚接演此角色时,也曾怀疑过 ,为什么要对观众展示一个杀死儿女 的灰暗心灵?后来越演越感到 ,每个人 的内心都曾有伤恸,有感到被辜负离弃的那一面 。或许观众不可能做出美狄亚式的报复 ,但却可以在观剧 的历程中 ,将自己受伤的部分 ,借由角色得到情感的宣泄和升华。

  改编自张爱玲小说 的《金锁记》,是我打磨最多的一出戏 。曹七巧一方面被命运所掌握 ,也有一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她又没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为了立体呈现七巧从年轻到老、最后扭曲变态 的心境 ,我为她的个性做了几种设计 。她家里原是开麻油铺 的,只有兄嫂,心高气傲也颇善交际。面临婚姻 ,七巧毅然选择高门,却没料到正房二奶奶的头衔换来 的是一生的幻灭 。对此七巧总以伶牙俐齿还击,她绝不服输,一切不顺意都是旁人错 ,不肯认命。

魏海敏(右)在京剧《金锁记》中饰演曹七巧。张丽君 摄

  站在曹七巧 的角度,她对儿女的控制完全说得通 ,也 是出于善意 。当我把这些心理全盘分析透彻,再来创造角色时 ,分寸就相对好拿捏了。后来有非常多人告诉我 ,在我演 的曹七巧身上,看到自己妈妈的样子 。太多母亲一辈子紧抓着儿女,把一生的怨尤以爱之名强行放在下一代身上了 。

  我深刻地感到 ,此生每一个难解的关系背后 ,都有必须学习的功课 。戏剧 是我 的导师,教导我如何度过人生;只要专注 ,就会得到对于生命新的理解。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 ,探索塑造更多元的女性角色为何如此重要 ?

  魏海敏:在梅兰芳大师 的时代,男性 的距离,使他能在艺术手法上,以风格化 的方式创造出许多极美 的女性。四大名旦各有不同 的声音 、形象 ,塑造 的角色人物也不同 ,因此在性别转换之时就可以建立风格。而女性演员打扮、表演起来,声音、身段其实比较雷同 ,再谈形象风格 的建立,其实已不大有空间了。我身为女性 ,独有 的是真实 的女性生命经验与现代 的处境,也使得我更长于人性 的剖析。我们这个时代的演员,我认为最重要 的就是对女性内在 的挖掘 ,如何把女性 的各种精神层面挖掘出来。戏剧 是跟着时代走的 ,不同时代 的人有不同 的生命经验,身为演员 ,我得想想这个时代 的观众需要的是什么,人又有什么新 的面貌 。

2018年 ,“魏海敏她和她们”特展在台湾戏曲中心举行。特展以魏海敏在戏曲角色上的多样面貌为主题 ,展现这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的百变青衣。图为魏海敏在特展上。张宇 摄

  我感到,时至今日 ,仿佛女性所受的限制减少了 ,但真正要理解女性的内在 ,还 是有很多空间,女性还 是有很多被误解 的地方,也还 是有很多女性被禁锢 、被漠视。很多对女性的评价都 是简化的 。而这个世界需要阴阳协调 的能量,才能创造出和平美好 的社会。当然 ,所谓阴性能量也并不单指女性的力量 ,它指的 是人类之中包容 、慈悲 、温柔 的力量 。

2007年 ,台湾梅派传人魏海敏与师傅梅葆玖联手,同台演出梅派经典名段《贵妃醉酒》。杨婀娜 摄

  我自己 的生命经验也成为演出戏剧的养分。我早年生长在一个世俗意义上并不特别美满 的家庭 ,到了大约五十岁前后,我越来越觉得戏剧是一种“镜像”。很多女性角色所做的生命抉择 ,可能 是观众想做而做不到 的,角色却替她们做到了 。演员本质上 是情感的疗愈者 ,创造了一段历程,使观众得以一起经验 。经验带来认识,多认识女性的内在 ,才能带来了解与和解。(完)

  受访者简介 :

  魏海敏 ,国际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派传人 ,国光剧团领衔主演 。幼年受教于周铭新,及长受教于秦慧芬,毕业后受教于陈永玲 、童芷苓 。1991年拜入梅门 ,为梅葆玖先生首位入室弟子。魏海敏 的传统底蕴深厚,深得梅派精髓,擅长刻画与演绎不同角色,所扮演 的舞台人物跨越流派 、穿梭古今,备受全球各地戏迷与表演艺术界的肯定 。擅演《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白蛇传》《凤还巢》《霸王别姬》等梅派经典戏 。

  魏海敏不仅专擅古典剧目,亦开创当代戏曲表演典范 。包括:“当代传奇剧场”《欲望城国》《楼兰女》 ;“国光剧团”《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金锁记》《快雪时晴》《孟小冬》《十八罗汉图》等 。2009年与国际知名导演Robert Wilson合作《欧兰朵》 ;2011年主演白先勇改编话剧《游园惊梦》;2021年发表《千年舞台 ,我却没怎么活过》。

跨文化视域下国际传播语境初探******

  毕永光

  【提要】叙事语境 是对外话语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传播 的跨文化属性 ,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不同文化间 的语境藩篱,从语言 、图像符号的信息本质入手 ,以“平实的陈述,生动 的表达”构建叙事语境,减少“中国声音”跨文化传递 的失真率,提高“中国故事” 的易读性和亲和力 ,为对外传播在域外“入脑赢心”创造条件。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叙事语境 传播艺术

  近年来 ,中国加强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对外传播产品 的供给不断丰富 ,网络 、通信等技术保障日益完善 ,对外传播渠道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与海外媒体开展内容采集 、制作、播发等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加强国际传播 的理论研究 ,掌握国际传播 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提高传播艺术 。”硬件和渠道建设之外,国际传播软件建设不可或缺,更 是难点所在 。“软件”是传播内容 ,更 是支撑内容的话语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叙事语境 是关键一环。通过文字、图片 、声音、视频媒介制作的任何单一和多媒介传播产品都存在叙事语境,检验国际传播叙事语境成效的标准是跨文化 的“穿透力”,即对域外受众“入脑赢心” 的能力。

  一、跨文化传播需要跨越语境鸿沟

  跨文化传播 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成员所进行 的信息交流行为与传播过程 。[1] 跨文化传播 的障碍在于 ,当一个信息离开它被编码 的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并被解码时 ,可能被误读 ,甚至反向解读。

  (一)中国对外传播的语境障碍

  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国外传播理论界通常把世界六大宗教作为文化板块区隔 的重要参照 ,以基督教(包含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 、犹太教 、伊斯兰教、印度教 、佛教和儒教(儒家思想)为底色描绘世界文化版图 的框架 。[2] 当然,这种划分是粗线条 的,相同区域性宗教与各国本土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相结合 ,又生发出文化的复杂性差异,受儒家思想影响 的中国、日本 、韩国 、越南等国家之间 的传播具有显而易见的跨文化传播属性。

  当前,对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 是中国开展国际传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东西方价值观差异造成 的“语境鸿沟” 是必须面对 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东方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而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底层价值观 ,这种差异在东西方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社会实践中表露得很充分。二是“权力距离”的差异。荷兰传播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在一个特定文化范畴中社会成员与权力之间 的距离是重要 的价值观维度 。东方社会被认为 是“高权力距离社会” ,即认同权力 是社会 的一部分,社会组织往往显示出集权性,而西方社会则相反。三 是“高语境与低语境”的差异。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发现,东方社会的高语境文化更加依赖含蓄、间接的表达及非语言交流,而西方社会则 是低语境文化,喜欢开门见山、直接 的语言表达。

  中国开展对外传播除需克服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还需面对西方对东方历史形成 的偏见与歧视 ,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当代中国崛起 的刻意抹黑与打压 ,令跨文化传播难度进一步增大。

  (二)寻求语境最大公约数和共情点

  当前,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深入研究跨文化传播 的理论与实践,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 。文化之间的鸿沟客观存在 ,难以填平,但在其上搭建一座“便桥”,保障传播信息 的跨文化抵达 是可以做到的 ,这就需要寻求语境最大公约数和共情点。

  语境最大公约数和共情点有两个层面 。一是叙事层面 。中国 的对外传播要向低语境文化“降维” ,回归语言及图像等符号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 ,删繁就简 ,在叙事方式及背景关联上力求简洁明了 ,化解不同文化背景受众 的解读障碍。简洁明了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还需要生动活泼 的表达 ,增加亲和力。当年 ,周恩来总理向国外受众介绍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 ,把它称为“中国 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 是经典 的跨文化传播案例。二是价值观层面。“寻找共同点”始终是跨文化传播 的密钥 。我们的国际传播产品在宏观上需将中国特色文化融入和平 、发展、公平 、正义、民主 、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中观上需体现法治 、低碳环保 、人道主义等普遍认同 的理念 ,微观上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类情感 的暖色与人性 的光辉。这样的语境才易于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中引发共鸣 。

  在国际传播中,语言翻译固然重要,但对传播效果 的影响不 是决定性 的 。一方面,只有符合跨文化传播规律文本 的翻译才会有理想 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机器翻译不断成熟 的背景下 ,一个好 的中文文本同样具备国际传播 的多种可能性 。

  二、当前对外传播 的语境落差

  对外传播场景包括媒体对外报道,展会、论坛 、招商等场合及网站、新媒体上 的对外宣介,与外国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 的沟通交流,在海外媒体上 的形象展示等 。我们很重视对外传播 ,但实操中往往受制于长期身处其中的文化语境,跨文化传播创新思考、实践经验尚有不足 ,对外传播产品在叙事语境上还存在一些局限 ,影响国际传播实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调子过高

  在国内传播环境中 ,内宣体 、文件体 、企宣体、网络体等语境范式 ,如果不用跨文化传播思维加以“再编码” ,有意识地进行受众场景转换 ,形成全新的对外语境,很容易造成在国际传播中调门过高、“用力过猛” 。主要表现为照搬政治话语 、宏观铺陈、自我夸大、结论先行等 ,这就等于在外国受众面前立了一堵墙 ,很难达到传播效果 。

  (二)意图外露

  当下中国开展国际传播,就是为影响广大对中国不了解甚至有误解和负面看法 的国外受众 ,转变他们的看法 ,扩大中国的“国际朋友圈” ,服务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 ,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劝服”属性 。但 是,在叙事中直陈我们的“劝服性意图” ,或把官方政策取向直接移植到对外语境中无疑 是不明智的。传播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隐秘动机”始终是敏感的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方有明显的说服意图 ,很可能会觉得对方有所图谋 ,从而不肯相信相关信息 。[3]

  (三)用语不够平实、清晰

  语言符号有约定性、抽象性 、多义性 ,使用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准确传递信息并非易事。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但在对外传播语境中 ,要把便于海外受众准确接受放在第一位 ,不应迷恋于华丽 的词汇、恢弘的排比 、复杂的句式。堆砌辞藻貌似高大上 ,却损害了语言表意 的基本功能 。因此 ,对外叙事提倡“白描式”陈述 ,少用或不用形容词 、副词,避免使用令海外受众费解 的政治术语 、“热词”、简称 ,如“弯道超车”“政策洼地”“热土”“海丝”等。另外 ,网络体有生动 的一面 ,但网络空间文化区隔性较大 ,网络词汇 是深厚的本土社会文化土壤 的产物 ,通用性不强,并不适用于跨文化传播。对外叙事使用网络词汇 、“热梗”,难免遭遇“尬聊”。

  (四)缺乏好故事

  近年来 ,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对外传播产品中故事不少,但好故事、能在不同文化背景受众中引发共鸣的故事还是不多 。讲故事关键要见人、见事 、见细节、见情感,要能打动人,避免套路化的叙事。故事 的形态是多样 的,有宏大的故事,也有普通人的故事;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片、视频也可以讲故事;可以 是完整 的故事,也可以 是嵌入式 的小故事 ,一句话 、一张图 、一个短视频都可以承载一个精彩 的故事。比如北京冬奥会的点火仪式,“燕山雪花大如席” 的小故事就把低碳环保理念与中华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以上说的主要 是“术”的不足 ,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道”,即在价值观层面更好地“融通中外”,寻找对外传播语境最大公约数 。

  对外传播首要目标 是信息抵达,最佳也 是最难达到 的效果 是实现共情 ,既让海外受众“心有戚戚然”。要达致共情,必须有“移情” 的能力 ,即认识和理解他人看法和感受 ,并以令人容易接受 的方式传递这种理解的能力。[4] 要具有这种能力,就要求传播者虚心了解传播对象国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了解当地受众的认知习惯 ,做到知己知彼,因地施策,分众传播 。

  三、构建国际传播语境应着眼于提高跨文化亲和力

  (一)倡导“平实的陈述,生动 的表达”

  中国新闻社在长期从事对外传播实践中形成了“中新风格” ,在叙事语境营造上主张增加人情味 ,摒弃宣传味,采用民间视角和海外受众习惯 的语言 ,努力做到“长话短说、官话民说 、硬话软说、空话不说” 。[5] 近年来,中新社进一步提出“中话西说”,探索用融通中外 的理念开拓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并开辟了以“理性对话,文明互鉴”为主旨 的学理性专栏《东西问》。

  构建国际传播语境应以“平实 的陈述 ,生动 的表达”为基本导向。平实的陈述便于理解 ,生动的表达易于接受,这 是提高传播产品跨文化亲和力的内在要求 。

  “平实 的陈述”中 的“平实”是指用平实 的态度 、平实的语言讲述事实,语汇 的指代应该 是具体的、清晰 的而非抽象的、模糊的,在叙事中降低中国高语境文化中表意“虚”的部分;“陈述”就是有条理地说出 ,区别于抒情 ,更不 是煽情 。由于文化背景 的差异 ,在对外传播中期待用内宣方式煽情、制造“泪点” 是不现实的。

  在传播实践中,对内容 的生动表达往往易于被受众接受且不易被遗忘。“生动 的表达”体现在标题制作 、语言组织、叙事架构等方面,以小见大 、细节、现场感、生活气息、人情味等都可以成为生动表达的载体。

  “生动 的表达”还应该 是简短 的 。简短 是传播内容 的浓缩状态,有助提高对外传播效率 ;另一方面 ,在当今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为主 的时代 ,简短 的内容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 的受众接纳 。因此 ,在国际传播中应用语言符号时应提倡短文 、短句 、短段落 ,力戒穿靴戴帽 、拖泥带水 。当然,简短 的内涵 是注重对传播内容 的提炼 ,并非简单的篇幅长短问题 。

  (二)重视摄影和视听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破圈”效应

  视听作品包括影视 、音像 、视频等形式。摄影和视听作品对语言依赖较小 ,更适合在不同文化圈之间传播 。加之国际传播有“浅传播”的特征,即让外国普通受众对中国有一个大致的 、表象的正面印象就达到了有效传播的目的 ,这也让摄影和视听作品有了发挥 的广阔空间 。

  “平实的陈述 ,生动 的表达”同样适用于视觉和听觉作品。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例,对外国观众而言,他们通过屏幕看到 的就 是一个带有丰富中国元素的视听作品 。在举世瞩目的时间节点 ,开幕式展示了当代中国人 的开放、自信 ,中华文化 的简约 、大气 、唯美、灵动 ,自然成为以一当百的中国形象宣传片。

  李子柒则是民间对外传播的典型案例 。她拍摄 的展示田园生活 的视频作品将中国节气、节日、民俗等文化融入衣食住行之中 ,以精致质朴 的画面见长 ,没有配音 ,更没有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妨碍她在海外社交平台拥有上千万粉丝 。

  视觉形象塑造也是敌视中国 的西方势力攻击、抹黑中国 的“武器” 。充满歧视意味的中国男子“傅满洲”形象及近些年频现 的“眯眯眼”中国女性形象就 是通过视听产品及平面广告等方式传播 的 ,BBC 在报道中国的图片及视频上加“阴间滤镜”的操作更 是西方新闻史上的一个丑闻。与之相反,不久前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的中国摄影师罗冰 的反种族歧视作品《All in Love》,则给外国受众呈现了一个看待中国女性 的正向视野。

  发挥摄影和视听作品在国际传播中 的“奇兵”作用 ,需要把跨文化传播 的理念融入策划、拍摄 、后期制作 、平台播发各个环节中 ,优化叙事语境 ,不断推出“中国视角 ,国际表达” 的制作精良、有感染力的作品。完成这个目标既任重道远 ,又大有可为 。

  四、结语

  做好国际传播关键在人 。要重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加强外派、交流,积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从事传播工作的经验;吸收海归人士、外籍人士加入国际传播,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就为福建的对外传播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 的外籍网红是中国开展国际传播需要涵养 的重要资源,应为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必要的便利 。在当前 的“自媒体”时代 ,中国公众每天通过镜头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着中国 的方方面面 ,也 是国际传播 的生力军。应鼓励公众探索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和叙事语境,充分利用海外社交账号开展传播,让更多 的“李子柒们”成为当代中国的民间“形象代言人”。

  (作者系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主任,文章刊于《东南传播》2022 年第 3 期)

  国际传播界·2022 年 第 7 期

  注释 :

  [1] 邱沛篁等 .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4](美)萨莫瓦等著,闵惠泉等译 . 跨文化传播(第六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1-89,314

  [3](美)洛厄里 、(美)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 .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7-108

  [5] 中国新闻社记者手册 [M]. 北京:中国新闻社 ,2014.23-24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每日彩票地图